總檯記者觀察丨內部分歧明顯 德外長稱暫不考慮向烏派兵

在德國總理默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歐洲多國領導人一同前往美國會晤美總統特朗普前夕,德國國內圍繞是否可能向烏克蘭派遣部隊參與停火後安全保障的討論再次升溫。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當地時間18日表示,目前相關問題尚屬早期階段,雖然烏克蘭確實需要“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但德國暫不考慮派兵。

瓦德富爾當天在東京訪問期間答媒體問,稱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尚未就向烏克蘭派兵作出任何決定:“我們正處於一個複雜進程的開端,這需要通過艱難談判來確定。”他強調,德國將爲烏克蘭的安全作出貢獻,但是否派遣部隊“必須進行談判”。

此前,瓦德富爾在播客節目中更爲直接地表示,派遣德軍進入烏克蘭“很可能使德國不堪重負”,因此是一個“目前還很遙遠的問題”。他同時提到,德國聯邦國防軍近年來主要精力放在北約框架下。

德國聯邦政府副發言人邁爾18日則在柏林表示,烏克蘭需要的是“可靠而有力的安全保障”,避免僅停留在一份短暫的“休戰協議”。但他同時承認,具體如何設計這些保障“極其複雜”,涉及政治與技術的多重問題。

德政界內部分歧明顯

基民盟外交事務專家基澤韋特認爲,要保障停火,地面部隊不可或缺,德國不能在歐洲中部“遙控指揮”而拒絕直接參與。社民黨議員阿赫梅托維奇也對未來德軍參與維和行動持開放態度,表示不應提前排除可能性。但同黨議員施特格納堅決反對,強調從歷史和現實角度看,德軍參與此類行動“極其困難”。

在野黨方面,德國選擇黨聯合主席魏德爾警告說,隨着美國戰略收縮,若德國派兵可能令自身成爲目標。她呼籲德國政府“應尋求與俄羅斯關係的正常化,而非持續對抗”。德國新興左翼政黨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領導人瓦根克內希特則要求總理默茨明確排除派兵選項,稱德軍若進入烏克蘭,將使德國“立即成爲交戰方”。

派兵前景不明朗

與此同時,德國學界和智庫也對派兵前景提出警告。德國知名智庫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研究員馬約爾指出,若歐洲國家僅憑有限兵力進入烏克蘭,將無法形成可信威懾,甚至可能增加歐洲再度爆發戰爭的風險。她估算,若要真正形成有效遏制,西方需要部署約15萬名士兵。

德國時間18日晚些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在華盛頓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包括德國總理默茨在內的歐洲領導人,討論議題之一就是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外界分析認爲,相關安排可能參照北約憲章第5條“集體防禦”條款,但目前具體機制尚未成形。(總檯記者 阮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