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管制碳交易 十家有機會
臺灣預計2027年實施總量管制碳交易(ETS),環境部長彭啓明昨(23)日表示,明年下半年展開試辦,粗估有20至30家企業適合加入,又以中鋼(2002)、日月光、友達光電、臺泥、臺塑、臺電、臺積電、聯電、永豐餘、東和鋼鐵等十業者最有機會。
彭啓明表示,企業真實減碳成本比碳費高很多,以臺積電爲例,每噸減碳成本約3,000至5,000元,甚至可能上萬元,「只有回到ETS制度,從市場決定碳價,才能驅動更多企業願意減碳。」
彭啓明指出,臺版ETS將於2027年實施,環境部計劃先由「減碳模範生」企業加入ETS制度,估算大約有20至30家非常合適,其中有十家今年6月與環境部一同赴歐洲學習,「這十家最有機會」。十家企業分別爲中鋼、日月光、友達光電、臺泥、臺塑、臺電、臺積電、聯電、永豐餘、東和鋼鐵。
他說,目前環境部很努力與經濟部一起跟產業溝通,希望打造臺版ETS,特別是可以結合綠色金融,如此一來減碳力道纔會更大。
彭啓明說,臺灣碳權交易所(TCX)今年6月27日與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簽署MOU,預估明年下半年會有一個試行平臺。
環境部昨日舉辦「2025亞洲碳定價論壇」,日本代表介紹日本GX-ETS的制度架構與推行策略,「從自願到強制」,初期鼓勵企業在「GX聯盟」中自願交易,逐步過渡至強制性市場;南韓代表分享ETS最新發展與推動現況,覆蓋範圍廣,並已邁入允許金融機構等第三方參與階段,增加市場流動性;印尼代表則分享推動經驗,最顯著特色是採取「行業先行」模式,初期聚焦佔全國排放量大宗的燃煤發電業,逐步擴大至其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