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G7覆盤筆記:哈利傷退成轉折 雷霆圓夢總冠軍

比賽最後時刻,雷霆球員站起身,繃緊神經,面帶微笑卻沒有爆發出慶祝的歡呼聲。

並不是他們不激動,而是那個瞬間彷彿時間凝固,實在太難以置信了。他們在俄克拉荷馬這座城市紮根17年來,從未離總冠軍這麼近,而在夢想即將成真的這一刻,你該如何反應?

於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站了出來,2020年隨湖人奪冠的亞歷克斯-卡魯索起身帶頭點燃情緒。總決賽歷史上第20場搶七大戰還剩32秒,勝負已無懸念,卡魯索麪朝觀衆,拉扯球衣,捂住耳朵,揮舞雙手煽動現場氣氛。

“O-K-C!O-K-C!”

2025年NBA總冠軍是俄克拉荷馬雷霆!

這個賽季,雷霆一直統治全聯盟,一路刷新淨勝分紀錄和防守數據,但面對步行者,他們卻打得異常艱難,一度被逼入絕境。

事實證明,在NBA聯盟,特別是爭冠之路上,從來沒有輕鬆二字可言。這一輪系列賽讓雷霆更清楚地認識自我,他們的體能極限、他們的冷靜與意志力,同時也讓所有人感受到他們的防守強度、陣容深度,以及謝伊-吉爾傑斯-亞歷山大一整個賽季持續佔線的統治力。

當比賽最後幾秒鐘,亞歷山大退場時,他的得力搭檔杰倫-威廉姆斯已經紅了眼框。他拉起球衣掩面,以賽亞-哈爾滕施泰因上前給予了一個兄弟式的擁抱。這一刻,傑威感受到的遠比哈滕肩膀對他的撞擊更強烈——他在年僅24歲的這一年成爲了冠軍。

“我的媽媽在看臺上哭了,”傑威說道,“我當場就忍不住了。”

小球市、崇高的夢想、巨大的回報——雷霆成爲NBA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總冠軍球隊,僅次於1976-77賽季的開拓者。

以下是本場雷霆103-91擊敗步行者的五大看點,來看他們如何拿下搶七大戰,捧得搬遷至俄城的首冠——

1. 雷霆奪冠其實早有跡象

雷霆從西雅圖搬到俄克拉荷馬城,就像過去拓荒者駛向新大陸一樣,帶着在這片籃球熱土“發家”的希望。

當年黃蜂因颶風短暫遷來俄城(2005-2007),已經喚起了這座城市對NBA的熱情。那時的主場球館年均上座超過1.8萬,爲如今的雷霆奠定了球迷基礎。

雷霆上次殺入總決賽還是在2012年,當時陣中有杜蘭特、威斯布魯克和哈登,外界普遍認爲他們會開啓王朝。但隨着哈登隨後被交易到火箭,一切幻想破滅。

之後幾年雷霆雖一直保持競爭力,雖有杜蘭特&威少、威少&喬治的明星組合,但他們傷病頻繁,總冠軍始終遙不可及。

2019年雷霆開啓重建之路,終於在此刻結出碩果。這次奪冠,正是總經理普雷斯蒂長期運籌帷幄的回報,他用喬治換來亞歷山大、用12號籤選中傑威,這兩筆神級操作讓今天的總冠軍成爲可能。

更不用說他們還用榜眼籤選中霍姆格倫,去年夏天又引進卡魯索和哈爾滕施泰因,並在2020年就眼光獨到地將當時的助理教練馬克-戴格諾特扶正。更值得稱道的是,雷霆在2026年還手握4個首輪籤。

“這不是終點,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霍姆格倫說道,“但這是整個球隊、這座城市、所有球迷、球隊老闆及管理層、主帥和所有人最重要的時刻。”

步行者主帥卡萊爾賽前還對雷霆提前安排“冠軍慶典”巴士不滿,但他賽後也只能苦笑道:“看現在的情況,也許他們早在去年12月就把巴士準備好了。”

2. 亞歷山大奠定基調

別光看亞歷山大此役12次罰球砍下29分,但本場最關鍵的武器——是他的傳球。

一直以來,組織串聯是亞歷山大成長中最需要提升的部分。而在這場生涯最重要的比賽裡,他全場交出12次助攻,創季後賽生涯新高的同時,也追平了他本賽季的單場助攻紀錄。

總決賽G6,亞歷山大失誤高達8次,賽後他便意識到必須打得更穩,搶七大戰不能再犯錯。“第六場比賽,我失誤比助攻還多,這種方式是沒法贏球的,所以今天我要想盡一切辦法贏。”亞歷山大說道,“無論是拉開單打還是吸引包夾,只要隊友有空位,我就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贏下總冠軍後,亞歷山大成爲NBA歷史首位在同一賽季包攬得分王、常規賽MVP、分區決賽MVP和總決賽MVP的球員(聯盟2022年起設立分區MVP)。

3. 雷霆靠防守和陣容深度制勝

從常規賽、季後賽再到總決賽搶七,雷霆始終靠防守立足。雖然步行者失去哈利伯頓的確是一大變數,但這場勝利展現了雷霆的真正底色。

卡魯索、多爾特和卡森-華萊士分別貢獻3搶斷,全隊合計14搶斷,逼對手出現21次失誤。要知道,每一次搶斷都可能轉化爲一次快攻,或是一次阻止對方起勢的關鍵回合。

若你是麥康奈爾,要如何躲過多爾特從身後下手破壞球?又或者你是內姆布哈德,如何在最後時刻避免被多爾特生斷?這些關鍵防守都出現在第四節,徹底澆滅了步行者反撲。

霍姆格倫全場送出5記封蓋,創NBA搶七歷史新高。雷霆本場用整體防守表現再次證明,他們不是靠運氣站上巔峰的。

4.哈利伯頓傷退 印城噩夢降臨

哈利伯頓在開場五分鐘就出手五次斬獲9分,展現出強烈的戰鬥欲。但他在一次持球時突然倒地、痛苦地捶打地板,並流下眼淚。對手亞歷山大趕來安慰,隨後整個步行者板凳席都圍了上去。所有人都明白,事態的嚴重性。雖然球隊沒有立刻公佈傷情,但很多人猜測是跟腱問題。

這不禁讓人想起2019年的杜蘭特——那年他小腿受傷後休戰多場迎來複出,在總決賽G5開局火熱,隨後也這麼倒下了。

NBA總決賽歷史上也不乏類似場景——1958年,凱爾特人的比爾-拉塞爾因腳踝扭傷限制發揮,生涯唯一一次輸掉總決賽;1970年,尼克斯的威利斯-裡德一瘸一拐帶傷登場;1980年,湖人的賈巴爾扭傷腳踝,魔術師約翰遜頂替出任首發中鋒;1988年,活塞的伊賽亞-托馬斯帶傷單節爆砍25分,隨後腳踝扭傷賽季報銷;2015年,騎士的凱里-歐文在總決賽G1就遭遇骨折……現在,這不幸的一幕降臨在哈利伯頓身上。

而接下來,哈利伯頓將伴隨着嚴重的傷病開啓未知的2025-26賽季。

5. 步行者“雖敗猶榮”

請爲這支步行者點贊。他們自1月2日起打出49勝22負的戰績(包括季後賽),並一路逆襲殺入總決賽。這一過程本就充滿着不確定性,凱爾特人是衛冕冠軍,騎士戰績聯盟第二,尼克斯新人加盟氣勢如虹,更別提要面對常規賽68勝的雷霆。

步行者總決賽有兩個“如果”最令人惋惜:一是G4佔據上風最終被逆轉(本有機會3-1領先),另一個就是哈利伯頓搶七突然受傷。

即便如此,他們仍沒有放棄。哈利伯頓傷退後,步行者靠情緒推動打出高潮,不但半場領先,第三節中段也一度追平。尤其是麥康奈爾第三節再度爆發,7投6中連續拿下12分,如前兩場一樣努力改變戰局。

但缺少了哈利伯頓的組織串聯,步行者只能被迫硬解進攻。雷霆針對西亞卡姆佈防十分嚴密,步行者末節始終無法把分差縮小到個位數。

“對我來說,第四節我們贏了一分,這種拼勁正是這支球隊、這座城市的象徵,”卡萊爾說道,“我們沒有投降,一直拼到最後一刻。”

步行者整個季後賽都是如此,他們差點成爲NBA歷史上奪冠的第二低種子球隊。但他們雖能將68勝的雷霆拖入搶七,卻最終還是敗給了歷史——總決賽G7的客隊戰績目前爲4勝16負。

“NBA總決賽沒有所謂的‘雖敗猶榮’,”邁爾斯-特納說道。

而在那個屬於印第安納的賽季到來之前,他們只能繼續回憶那三座ABA總冠軍獎盃。(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