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通信漲0.65%,成交額8084.64萬元,後市是否有機會?
來源:新浪證券-紅岸工作室
7月28日,縱橫通信漲0.65%,成交額8084.64萬元,換手率2.27%,總市值35.75億元。
異動分析
智慧燈杆+低空經濟+無人機+5G+華爲概念
1、2023年9月7日互動易回覆:智慧燈杆爲公司積極佈局的業務方向之一,公司已成功實施杭州亞運會場館智慧合杆、錢江世紀城智慧合杆等智慧燈杆領域的項目。
2、2024年7月25日官微:縱橫通信已於今年7月完成了對上海獅尾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獅尾智能”)100%的股權收購,正式切入低空經濟賽道。獅尾智能業務涉及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及中大型無人機載等領域的飛控系統研發、複雜場景下工業無人機的各種應用。獅尾智能利用飛控核心技術開展的無人機超高樓巡檢業務屬於國內首創,搭載獅尾智能研發的飛控系統的無人機具備高度自動飛行能力、高安全與可靠性,能完成複雜場景下的自動飛行,現已完成包括中國澳門美高梅大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等200多幢高樓,共1500萬平方米的高樓巡檢,累計爲業主方節約成本超70%,相比較人工提高效率超10倍,該技術可廣泛應用於橋樑、電力、水利、林業、應急、園區等行業場景。
3、2024年7月25日官微:縱橫通信已於今年7月完成了對上海獅尾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獅尾智能”)100%的股權收購,正式切入低空經濟賽道。獅尾智能業務涉及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及中大型無人機載等領域的飛控系統研發、複雜場景下工業無人機的各種應用。獅尾智能利用飛控核心技術開展的無人機超高樓巡檢業務屬於國內首創,搭載獅尾智能研發的飛控系統的無人機具備高度自動飛行能力、高安全與可靠性,能完成複雜場景下的自動飛行,現已完成包括中國澳門美高梅大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等200多幢高樓,共1500萬平方米的高樓巡檢,累計爲業主方節約成本超70%,相比較人工提高效率超10倍,該技術可廣泛應用於橋樑、電力、水利、林業、應急、園區等行業場景。
4、2024年11月27日互動易:公司是電信運營商的重要合作伙伴,並深度參與了4G/5G的通信網絡建設及維護。
5、2024年10月16日互動易:公司與華爲簽署了鯨鴻動能服務商合作協議,目前公司爲鯨鴻動能N1、N2領域服務商,在“營銷市場洞察、廣告公域投放、用戶互動交流、運營商行業”等重點領域展開合作,共同探索數字營銷的新模式和新機遇。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來源於互聯網,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根據不同行情獨立判斷)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淨流入332.30萬,佔比0.04%,行業排名6/40,該股當前無連續增減倉現象,主力趨勢不明顯;所屬行業主力淨流入-7.32億,連續3日被主力資金減倉。
區間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淨流入332.30萬-820.47萬-1367.40萬-2309.85萬-4803.29萬
主力持倉
主力沒有控盤,籌碼分佈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額2906.16萬,佔總成交額的4.99%。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爲15.65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爲15.65元,近期該股獲籌碼青睞,且集中度漸增;目前股價靠近支撐位15.42,注意支撐位處反彈,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會開啓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杭州縱橫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協同路190號A座18層,成立日期2006年12月28日,上市日期2017年8月10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爲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鐵塔公司提供5G新基建等相關服務,爲政企行業客戶提供數智化項目一站式解決方案,爲電信運營商及企業大客戶提供全域數字營銷服務。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爲:全域數字營銷服務53.55%,5G新基建32.93%,政企行業數智化服務12.73%,其他(補充)0.79%。
縱橫通信所屬申萬行業爲:通信-通信服務-通信工程及服務。所屬概念板塊包括:小盤、智慧燈杆、數字經濟、智慧城市、低空經濟等。
截至3月31日,縱橫通信股東戶數2.60萬,較上期減少6.01%;人均流通股8829股,較上期增加6.39%。2025年1月-3月,縱橫通信實現營業收入3.45億元,同比減少15.57%;歸母淨利潤342.00萬元,同比增長379.54%。
分紅方面,縱橫通信A股上市後累計派現7046.45萬元。近三年,累計派現3324.16萬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縱橫通信十大流通股東中,永贏低碳環保智選混合發起A(016386)位居第四大流通股東,持股475.45萬股,爲新進股東。中歐新藍籌混合A(166002)位居第七大流通股東,持股228.12萬股,爲新進股東。華夏興陽一年持有混合(009010)退出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爲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