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股份2024年扣非淨利同比減虧50% 國外市場同比降47%

《科創板日報》4月18日訊 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縱橫股份”)披露的2024年財報顯示,實現營收4.74億元,同比增長57.14%,歸母淨利潤虧損3579.17萬元,同比減虧44.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3870.86萬元,同比減虧50.46%。

其中,縱橫股份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爲2.6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765.03萬元,扣非淨利潤爲2009.17萬元。

經營活動現金流方面,縱橫股份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6011.2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178.27萬元實現由負轉正,主要原因是銷售回款增加。

從收入結構來看,無人機系統是縱橫股份收入佔比最高的產品,2024年實現收入3.60億元,同比增長90.01%,但成本增速更快,導致毛利率下降2.40個百分點至42.49%。儘管如此,該產品的收入增速仍高於公司整體增速;排名第二的產品爲無人機服務,實現收入5190.97萬元,同比下降4.77%,毛利率也下滑4.16個百分點至27.51%。這表明公司在無人機服務領域的競爭壓力較大,或需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

分地區來看,國內市場貢獻了縱橫股份絕大部分收入,2024年實現收入4.29億元,同比增長98.39%,毛利率上升3.81個百分點至40.11%。相比之下,國外市場收入爲4519.19萬元,同比下降47.16%,但毛利率卻上升5.25個百分點至62.04%。國內市場收入的快速增長得益於航空應急專項採購項目的驅動,而國外市場的下滑可能與部分大項目交付延期有關。儘管如此,國外市場的高毛利率仍體現了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研發方面,縱橫股份2024年研發投入總額爲9244.00萬元,同比增長27.22%,佔營業收入比重爲19.49%,較上年減少4.59個百分點。研發投入主要用於新一代無人值守系統、大載重無人機系統等項目的開發。研發人員數量從上一年的190人增至234人,佔總人數比例從29.28%提升至32.14%。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爲21.76萬元,較上年的23.48萬元略有下降,降幅爲7.33%。

《科創板日報》注意到,報告期內,縱橫股份累計持有發明專利105項、實用新型專利153項、外觀設計專利62項;新增發明專利15項,主要涉及無人機智能控制、飛行器平臺設計及製造等領域。

行業層面,工業無人機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隨着低空經濟被納入國家戰略,疊加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深度賦能,行業正式邁入規模化、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核心產業市場規模達到5800億元,預計到2035年將突破3.5萬億元。縱橫股份作爲國內工業無人機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憑藉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的核心優勢,在測繪與地理信息、安防監控、能源巡檢等領域佔據重要地位。報告期內,縱橫股份連續兩年被德國DII評爲全球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前五名,並榮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在行業地位方面,縱橫股份通過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持續鞏固其在國內工業無人機市場的領先地位。公司發佈的無人值守系統JOS-C800和多旋翼無人值守系統JOS-P200,結合AI技術實現了複雜環境下的多機協同作業能力,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競爭力。然而,市場競爭加劇和成本控制壓力仍是公司面臨的挑戰之一。

關於縱橫股份募投項目進展,截至報告期末,“大鵬無人機制造基地項目”累計投入2.65億元,完成計劃進度的78.50%,結餘募集資金8380.82萬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累計投入5831.31萬元,完成計劃進度的92.25%,已結項並將結餘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按計劃完成,累計投入4514.21萬元,達產率爲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