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概念狂飆,中芯國際大漲!咬定“科技”主線不放鬆,震盪期逢低佈局戰略性資產

4月9日早盤,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恆生科技指數跌4.26%。開盤後,恆生科技指數跌幅收窄,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一度漲超1%,持倉股中,中芯國際、華虹、小米集團、地平線機器人等漲幅居前,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小米集團一度漲超6%。截至發文,南向資金盤中淨買入港股已超130億港元。

A股方面,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強勢上揚。科創創業50ETF(159783)一度漲超3%,持倉股中,龍芯中科、寒武紀、華大九天、聖邦股份、中微公司、金山辦公、中芯國際等漲幅居前。雲計算50ETF(516630)漲近2%,中國長城、金山辦公、中科曙光、太極股份等持倉股漲幅居前。

興業證券在港股策略研報中指出,中期戰略看多,利用2季度的震盪期,逢低佈局戰略性資產。1)深耕科技主線,疾風知勁草:廣義的AI科技領域包括互聯網、機器人、算力計算機等科技軟硬件龍頭,可以立足中期AI發展趨勢,耐心逢低買入有望實現AI商業模式落地的科技龍頭股。2)新消費領域的阿爾法機會,比如潮玩、穀子經濟、文化高奢、消費新貴品牌以及個護醫美等,耐心等待回調之後更具性價比的機會。

該機構認爲資金面上,政策積極引導,內外資增持港股的趨勢將在波折中延續。短期關稅戰等外部風險,只是戰術性利空,真正主導股市資金中期動向的依然是股市基本面,關鍵在於科技和新消費的高成長性及紅利資產的深度價值。

南向資金年內淨流入近5400億港元,如何一鍵配置港股科技龍頭?公開信息顯示,恆生科技指數ETF(場內:513180;聯接A/C:013402/013403)標的指數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龍頭,軟硬科技兼備,成分股深度聚焦AI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騰訊、小米、美團、中芯國際等有望成爲中國科技股“七巨頭”。恆生科技指數代表了中國AI核心資產,長期有望高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