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亞洲電臺斷炊宣佈停播 北京趁機擴大「話語權」

少了美國政府資助,自由亞洲電臺10月30日宣佈暫停新聞製作。路透

成立近卅年的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卅日宣佈,由於美國政府停止資助,新聞製作將暫時停止。

該臺當初成立目的是向傳播自由受限的亞洲國家傳遞新聞。法新社報導,自從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三月刪減對媒體的大部分資助以來,自由亞洲電臺已裁員或暫時解僱超過百分之九十員工,並大幅縮減製作規模。

自由亞洲電臺對中國來說猶如芒刺在背,這次電臺暫停運作,時值川普訪問亞洲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尋求改善中美關係之際。

川普部分預算刪減在法庭上遭到挑戰,但由於聯邦政府停擺已持續近一個月,自由亞洲電臺再次面臨資金斷炊。電臺表示別無選擇,只能從卅一日起停止所有新聞製作,這是該臺自一九九六年開播以來首次停播。

自由亞洲電臺臺長兼執行長方貝表示,這項決定代表剩餘資金將用於支付即將離職員工的遣散費。他說,自由亞洲電臺願意接受新的收入來源,以便恢復營運。

自由亞洲電臺停止新聞製作,成爲川普讓出戰略優勢給北京的衆多案例之一。在國際廣播界從業數十年的帕爾默說,「美國國際媒體署曾以多種語言向全球廣播大量內容,消失後將讓他國填補空白」。

隨着自由亞洲電臺停止向藏族、維吾爾族聽衆播出節目,北京自三月底以來新增廿六個藏語廣播頻道與十六個維吾爾語頻道,擴大其宣傳影響範圍。

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所屬的頻道也正快速填補空白,自二○一八年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旗下的媒體全面改組,以超過六十五種語言播出,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自由亞洲電臺長期以來一直激怒北京,北京指責其散佈「假新聞」。大陸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說,「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媒體合作,有助於民衆相互瞭解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