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公開已淪爲有名無實
塗黑的官方文件:民主崩壞的起點(時報出版)
從二○一七年度開始的Park-PFI(公募設置管理制度)讓國家政策的這些矛盾全面現形。簡單來說,Park-PFI是讓東京都心或觀光地點公園更容易設置咖啡這類便利設施的制度,從這些設施收取的租金也可轉作維護公園的費用,市民也能得到更舒適的休憩環境。由於相關的設施是交由民營企業建設與營運,而且國家也會提供補助,所以對地方政治來說,這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制度。對於民營企業來說,在建設這類建築物的同時,能夠享有建蔽率從2%增加至12%或10%的優惠,能在人潮洶涌的公園之內便宜租到營業門市,這也算是一大優點。
遺憾的是,明明Park-PFI是立意良善的制度,卻在全國各地不斷傳出激怒市民的案例。
二○二二年四月,打算透過Park-PFI制度整建城北公園的靜岡市葵區,爆發了星巴克退出相關事業的消息,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件。
二○二一年,參加靜岡市公開招標的企業集團提出了設立星巴克門市以及付費育兒支援設施的計劃。業者原本打算爲了公園的使用者,新增能停放七十三輛汽車的停車場,但在地人士卻認爲,這項計劃會導致一百多棵楠樹與櫸樹被砍掉,破壞原有景觀。此外,市民未於這項計劃扮演任何角色,所以便以整建費用支出違法爲由提出了住民監察請求。
接到申請的靜岡市雖然停止得來速的建設,也重新檢視了櫸樹與楠樹的砍伐計劃,減少砍伐的數量,但是星巴克的業者認爲相關的計劃變得過於複雜,所以在同年四月中旬表達了退出計劃的意願。
其實讓民間業者在公共建設咖啡或是休閒設施,再將業者租金轉爲經營公園之用的Park-PFI是非常合理的制度;但實際上路之後,卻變成地方政府濫砍國內樹木,破壞公園魅力的制度,而且還是在市民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推動相關計劃。
除了Park-PFI制度之外,綜觀所有的官民合作事業,會發現業者都是在一定能夠得到利益的條件之下參加相關的計劃。請大家先看我在調查星巴克(包含加盟店)於地方政府公共設施開店的租金之後,整理相關資料而成表格。
其中租金最貴的是東京都臺東區的上野恩賜公園門市。即使是租金最貴的門市,但月租也不過一百二十七萬九千三百日圓(五百二十二平方公尺),連車站周邊的門市租金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至於最便宜的熊本縣宇城市不知火圖書館門市,二千七百九十六日圓(六十一平方公尺)的租金「幾乎等於免費」。
再以愛知縣小牧市中央圖書館的星巴克爲例,由於小牧市給予電費、瓦斯費免費的優惠,所以光是簡單計算一下就會發現,這間門市其實得到了遠遠高於二十四萬月租的優惠(根據星巴克給小牧市的報告,這間門市的業績一年約爲九千萬日圓,假設電費與瓦斯費爲業績的5%,每月的相關費用爲三十七萬五千日圓)。
當公共設施或公園成爲地方政府的事業之一,而且地方政府也不願積極公開,市民當然不會知道這些民營企業得到如此多的優惠。一旦市民要求公開,那些官民合作事業的「黑暗」就會被原則上不能塗黑的官方文件所隱瞞。
照理說,公共財是爲了市民所設立,但是與公共財有關的計劃卻被這些地方政府的首長、民營業者與政府機關所把持,相關的決議流程也完全不讓市民知道,「塗黑的官方文件」也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些不合理的事實。
聲援神宮外苑樹木砍伐計劃的經營顧問羅切爾.科普(Rochelle Kopp)曾在X(舊稱 Twitter)針對這種政界、官界、財界的共犯結構寫下下列的文章。
開發計劃宛如業者、政治家與官僚之間的黑箱作業,市民完全沒有機會參與決議流程,也無法表達意見。一般市民只在所有事項已經決定之後,才能得知計劃的細節,而且也無從要求變更。
資訊公開制度已淪爲有名無實的制度,而那些該在公共財計劃通過之前就公開的關鍵資訊,爲什麼會被塗黑呢?接下來要帶着大家仔細檢視圖書館或相關設施的建設與營運,瞭解資訊公開制度的現況。(三之三,摘自時報出版《塗黑的官方文件》)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