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愛甲蟲!熱血高二生推動甲蟲保育 自發赴偏鄉宣講
臺中市立人高中高二學生林毓宸從小熱衷研究昆蟲生態,有感於近年獨角仙族羣銳減,自主發起「甲蟲與生態保育」8場校園宣講計劃,期盼透過自己實際行動,喚起學童對生態保育的關注。(林毓宸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市立人高中高二學生林毓宸從小熱衷研究昆蟲生態,有感於近年獨角仙族羣銳減,自主發起「甲蟲與生態保育」8場校園宣講計劃,期盼透過自己實際行動,喚起學童對生態保育的關注。(林毓宸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市立人高中高二學生林毓宸從小熱衷研究昆蟲生態,有感於近年獨角仙族羣銳減,自主發起「甲蟲與生態保育」8場校園宣講計劃,這周起前往臺中和苗栗縣國小,向學童介紹臺灣常見的獨角仙及生態環境,期盼透過自己實際行動,喚起學童對生態保育的關注,提升生態保育意識。
從幼稚園起飼養甲蟲的林毓宸,累積長期的觀察與照護經驗,近年卻發現,因獨角仙威武的外型,吸引許多孩童喜愛,因爲過度捕捉導致族羣數量銳減,令他深感不捨。他認爲,觀察、飼養甲蟲都可以,但應讓孩子瞭解生態保育觀念,避免讓甲蟲成爲玩物。
於是他展開自主學習計劃,過去半年,他透過上網查資料、主動請教昆蟲科系相關教授,補足從甲蟲生態延伸到整體生態系的知識,並規畫8場宣講到臺中與苗栗學習資源較不足的偏鄉學校,進行生態保育宣講。除了製作簡報說明,也搭配甲蟲展示、趣味互動與問答遊戲等方式,強化趣味與參與度,獲得熱烈迴響。
林毓宸期盼,生態保育不能只靠他個人,他選擇國小學童宣講,因爲國小很多人會養甲蟲,希望讓生態保育的種子也從國小種下,透過自己的微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昆蟲之美,並喚起對自然環境的珍惜與尊重,讓更多人一起守護自然環境,也感謝學校老師支持並給予輔導。
林毓宸的母親也說,開心看到孩子有好的學習目標和熱忱,毓宸喜歡生態和動植物,很明確知道未來的學習方向,他在高中階段有目標,也很積極、努力去做。透過自主學習可以引發小孩學習動機,家長從中陪伴、支持,相信這些過程可以成爲他在成長和知識累積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