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部長:“三北”工程已完成治理面積7600多萬畝
3月11日下午閉幕會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舉行,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主要負責人接受採訪。
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介紹,“三北”工程是國家戰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標誌性工程。一年多來,在國務院“三北”工程協調機制的統一指揮下,各地區各部門、央企民企協同聯動、鏖戰沙海,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積7600多萬畝,三大標誌性戰役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批重點項目進展迅速,成效明顯。
關志鷗表示,新時代的“三北”工程更加註重治理基礎、治理模式的創新,更加註重生態與社會經濟效益。在具體實踐中,光伏治沙,板上發電有效益,板下種植有收入,實現了一舉兩得;以路治沙開出的作業路,成了百姓致富的幸福路;以工代賑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得實惠,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發放了15億元的治沙勞務報酬,帶動了20多萬人在家門口實現增收就業。
關志鷗提到,新時代的“三北”工程也更加註重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更加註重爲全球荒漠化防治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去年底在沙特舉行的第十六屆荒漠化公約組織締約方大會上,全面展示我們防沙治沙成就的中國館贏得廣泛讚譽,我們推出的機械壓沙、智能種樹等一些新產品,成了大會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