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維新聯合執政成形 維新不入閣考量曝光

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左)和共同代表藤田文武15日與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會談後,舉行記者會。(達志圖庫/TGP)

正在進行聯合執政協商的日本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預計在明天(20日)簽署聯合政權協議書。這意味自民黨總裁(黨魁)高市早苗極有可能在21日舉行的臨時國會,被選爲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不過,維新會表明不入閣,但會在首相指名選舉投票、內閣不信任案等國會運作上跟自民黨合作。

根據朝日電視臺、《產經新聞》等媒體報導,自民、維新會兩黨預計明天簽署聯合政權協議書,初期維新會採取不入閣,而以「閣外合作」形式支援政權。維新會將於今天(19日)下午在大阪市召開常任幹部會,對聯合政權協議進行最後協調。

對於聯合執政,維新會要求,自民黨應在年內通過削減國會議員總數1成的法案,自民黨已表明願意配合。維新內部人士表示,雙方目前正在調整,「衆議院比例代表席次納入削減對象。

另一方面,若在21日召開的臨時國會中,高市於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的話,預計她將任命維新會國會對策委員長遠藤敬爲首相輔佐官,以強化首相官邸與國會之間的聯繫管道。在日本政治史上,由擁有10名以上議員的政黨以「閣外合作」形式支援政權,上一次是平成9年(1997年)第二次橋本龍太郎改組內閣時,當時社民黨與先驅新黨以相同方式與自民黨聯合執政。

自民黨原本希望維新會加入內閣。雖然「閣內合作」與「閣外合作」沒有嚴格的法律定義,但一般而言,「閣內合作」指的是聯合執政的政黨派出內閣閣員,共同參與政權運作,並在法案及預算案等國會議程上保持一致步調。本月10日宣佈解散的自民公民聯合執政就是這種模式,對聯合政府而言是最安定的形式,也因此自民黨希望和維新會的合作也是如此。

雖然「閣內合作」能增加推動自身政策的機會,但同時也意味着要承擔更重的統治國家責任。維新會內出現「應該入閣負起執政責任」的意見;但以資深議員爲主的勢力主張,「應先以閣外合作觀察情勢,看看自民黨是否真心落實維新的政策。」

在去年衆議院選舉後,成爲少數執政黨的石破茂內閣,曾嘗試與國民民主黨及維新會在特定政策上合作,形成所謂「部分聯合政府」。然而,部分聯合政府雖能保有各黨的政策自主性,但缺乏政權穩定性。最終,石破內閣因不得不頻頻迴應在野黨要求,進而在執政約1年後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