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開發園區維護費被嫌貴 嘉義縣政府:再通盤檢討

馬稠後產業園區一期是嘉義縣政府自力開發園區,進駐業者反映一般公共設施維護費收費「太貴」。(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馬稠後產業園區一期是嘉義縣政府自力開發園區,由縣府自行管理。(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政府自力開發大埔美產業園區和馬稠後產業園區一期,目前都完成開發、廠商進駐營運中,但廠商對園區一般公共設施維護費收費標準,持續反映「太貴」,希望縣府能調降,減輕成本負擔,縣府經濟發展處迴應,收費標準曾參考其他縣市政府所屬產業園區的收費來擬定,在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下,內部會再檢討收費標準或因應方式。

24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舉行嘉義產業傾聽座談會,會中業者除反映美關稅對產業的影響,以及業界需求外,有廠商當場反映馬稠後產業園區公設維護費,比起經濟部開發的產業園區高出許多,對大廠來說,是一筆不小負擔,希望縣府能降低,以減輕業者成本壓力,其他在場廠商紛紛表示贊同。

縣府經發處長李雅萍坦言,包括大埔美、馬稠後的廠商都曾反映過同樣問題,當初縣府要訂定收費標準時,有參考其他縣市開發的產業園區行情,依照開發成本、重置成本去擬訂,之所以跟經濟部的園區有落差,是因爲中央有基金挹注,所以收費比較便宜。

由於大埔美是縣府第一個自力開發的產業園區,經園區業者不斷反映,加上縣議會也曾提案建議修正,縣府2023年曾針對收費級距進行調整,以現行收費標準來看,大埔美土地面積在5000平方公尺以下者,按每月每平方公尺收取新臺幣2.694元,馬稠後2.993元,確實比民雄、頭橋工業區高出5、6倍。

李雅萍說,縣政府沒有編列類似經費補助,所以園區道路、路燈等公共設施修繕維護,都必須由廠商繳納的維護費,專款專用支應,在疫情期間,縣府爲體恤業者,也曾減收3至6個月的維護費。

李雅萍說,目前馬稠後二期還在開發中,一期公共設施維護費要不要調整?縣府內部還要全盤思考,或是針對這波關稅可能的影響,進一步提出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