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延管致路面不平 中市編6000萬元復平逾200公里

臺中市府推動自來水延管計劃,延管後更進行道路復平工程,目前全市道路復平總長度已超過200公里。圖/臺中市府提供

臺中市府推動自來水延管計劃,改善偏遠地區缺乏自來水困境,延管後更進行道路復平工程,目前全市道路復平總長度已超過200公里。經發局表示,今年更獲經濟部水利署覈定大雅光復路、豐原豐東路、大甲東安路、大里健東路、霧峰丁臺裡及清水海口北路等6案,共7200萬元延管經費補助,持續解決民衆長年用水不便問題。

臺中市幅員遼闊,部分山區及偏遠地區過去長年仰賴井水、水車供水,民衆不便,且衛生堪慮。中市府多年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補助,並與臺灣自來水公司合作推動延管工程,供水戶數自2018年底93萬4424戶,2024年底提升至106萬7289戶,增加13.2萬戶。

經發局指出,管線施工後,造成路面破損,尤其許多接管地點道路狹窄或坡度陡峭,不僅工程難度高,成本也高。今年市府編列6000萬元辦理延管後道路復平工程,第一期共動支2800萬元,完成近6公里、橫跨6個行政區,其中大甲區及外埔區施工範圍最大,整修長度達4.39公里,涵蓋中山路一段72巷、溪底路等多條重要道路,已於6月底完工並驗收。

經發局表示,後續將啓動第二期路面復平工程,規劃包含清水區、大雅區、新社區及大甲區等約6公里,預計年底前陸續完工。市府將持續盤點尚未供水地區,滾動式規劃延管路線,打造永續發展的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