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進駐,股價才會飆!K線達人:為何市場上不可能有「便宜又會漲」的股票?

圖/pixabay

作者:林家洋

資金進駐,股價纔會飆

股價要出現強勢拉擡,需有資金不斷進駐追高買進。從K 線發現資金的動能並不困難,因爲散戶沒有聯合起來拉擡股價的能力,也不願意輕易追高,所以當股價呈現強勢拉擡時,就是資金力量的展現。此外,成交量也與資金動能有關,成交張數可以作爲拉擡成本判斷。

資金影響股價變化的要素有二:力量與成本。技術分析的原理就是基於這兩個要點來運行。力量是指追價的意願,成本則是防守意願。當股價進入攻擊階段,有追高意願的資金就會把股價往上推升;若股價僅僅是波動,沒有明顯拉擡,進場的資金就是付出防守成本;如果跌破,表示資金已經開始退卻。

當大盤氣氛悲觀或行情處於弱勢,股價卻能出量守住一定的位階,勢必是主力概括承受所有賣單。大盤連續弱勢,主力持續防守價位,這段期間的成交量越大,表示主力耗費的資金越多,之後股價拉擡的幅度往往也就越大,因爲主力既然已在防守區段吃下這麼多籌碼,又怎麼可能不好好的拉擡一波?

便宜價跟「會漲」相互矛盾

觀察K 線圖,就是在辨別哪個階段是由資金動能主導漲跌,哪一階段沒有,許多人以爲買進找支撐點,賣出找壓力點,這其實是錯的,因爲最強勢的飆股若處於拉擡階段,上方根本沒有壓力,經常會在創新高之後繼續再創新高,而弱勢股支撐不一定撐得住。

投資人對於被套牢的股票,常會慣性的想找低檔支撐再加碼攤平,完全不懂市場上的主力、強勢族羣,正在採取怎樣的攻勢拉擡股價。看盤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庫存股,而是必須審慎檢視市場上所有股票,尤其是出現資金動能的個股,那些纔是波段操作的最好標的。

很多人買股,想找股價相對便宜又會漲,但透過股價漲跌的資金原理會發現,「價格便宜」跟「會漲」這兩件事相互矛盾,因爲當有資金拉擡的力量時,價格就不會還在低檔。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的《攀高、續抱、快逃——K線之道:股票要漲,不能純靠題材,更需要資金拉擡。K線比財報早知道,賺到70%漲幅。》

作者:林家洋

CSIA證券分析師,非凡新聞臺、三立財經檯盤中解盤分析師。曾任精誠資訊、聚財網、嗨投資、寰宇財經網技術分析講師。

臺灣大學、師範大學、臺北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臺北商業大學等學校證研社社課講師;華南永昌證券、第一金控、統一企業、中興電企業、臺企銀內訓講師。

扶輪社例會財經議題來賓;高雄市財務金融協會例會專題講師。

臺灣大學、師範大學、臺北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臺北商業大學等學校證研社社課講師;華南永昌證券、第一金控、統一企業、中興電企業、臺企銀內訓講師。

扶輪社例會財經議題來賓;高雄市財務金融協會例會專題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