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內最豪華花園! 乾隆花園首度揭開神秘面紗
▲紫禁城寧壽宮花園,又稱乾隆花園。(圖/翻攝人民日報,下同)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今年是故宮建院百年,北京故宮今(30)日起首度對外開放「乾隆花園」的第一、二進院落。這座紫禁城裡最豪華的花園,是乾隆爲晚年生活構建的理想居所,在中國乃至世界古典園林史上均具有重要地位。
乾隆花園正式名稱爲寧壽宮花園,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西北隅。花園面積雖小,卻獨具匠心,自南向北分爲四進院落,共有27座風格各異的建築,160公尺的南北縱深與近40公尺的東西寬度,勾勒出一方狹長秘境,融匯南北園林藝術精華,兼具文人雅趣與皇家氣度。
近一個世紀內,乾隆花園的建築從未對公衆開放。配合「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展覽的開幕,乾隆花園第一、二進院落也對觀衆開放,該展覽將在花園遂初堂及東西配殿展出,呈現乾隆花園的歷史文化價值與保護修復成果。
本次開放的區域內,觀衆可欣賞到多處頗具特色的建築,如典出蘭亭雅集的禊賞亭,以古楸爲名的古華軒,聳立山頂的承露臺,寓意深遠的遂初堂等。經過精心的保護和修復,這些建築煥發新的生機。
乾隆花園有一個核心的設計理念,就是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以小見大」。左右兩側兩道連綿的假山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整個空間的「骨架」,如同兩條天然的山脈,東西遙望呼應,把主體建築「古華軒」環抱其中,營造出一種「咫尺山林」的意境。
因此,一踏入乾隆花園,紫禁城的宏大規制就被巧妙地隔絕在外,彷彿進入了一片世外桃源。這就是典型的江南園林手法:欲揚先抑,開門見山。
北京故宮博物院與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從2000年開始,一起推進乾隆花園的保護與修復工作。據介紹,大量國際保護專家參與到建築保護之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乾隆花園的內檐裝修包括從英國進口的平板玻璃,還有玻璃寶座和插屏,日本漆板和新發明的普魯士藍等顏料也被應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