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錄影帶自己救!褒忠義民廟48年前盛典重現

露天放映活動吸引不少鄉親前來觀賞。(高雄市客委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錄影帶曾是家庭與社區活動的重要記錄,如今因科技淘汰而逐漸消逝,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動「自己的錄影帶自己救」行動,攜手美濃愛鄉協進會成立「客莊地方記憶空間輔導團」,成功修復並公開呈現褒忠義民廟1977年落成典禮與1992年中元節慶典的珍貴影像。

沉睡近半世紀的影像重現,讓不少社區耆老看見熟悉的身影與場景,驚呼連連;影像蒐藏家吳永毅指出,影片呈現社會、地景的變遷,未來若能「尋找影中人」,將更具互動與意義。

高雄市褒忠義民廟錄影帶修復發表記者會。(高雄市客委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記者會發表修復1992年「義民廟第四十六屆中元節慶祝活動」的VHS錄影帶。(高雄市客委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成功大學學者熊仲卿強調,這些影像反映1977至1992年間臺灣社會與跨族羣文化的轉變,不僅是集體記憶,更是研究臺灣文化的重要資料。

客委會主委楊瑞霞表示,修復影像就像一座橋,把過去的生活、信仰與習俗帶到現代社會,尤其在都市長大的孩子,少有機會接觸傳統文化,透過修復與放映,能以視聽方式感受先民生活,讓文化不只是文字,而是活在日常的一部分。

義民廟多年委員葉佐炯看着影片中人物如數家珍,現場充滿驚喜與笑聲;會計徐秀貞坦言服務近50年,看到修復影像忍不住落淚,感受到自己與義民廟之間的深厚情感;客委會指出,放映當下,片中出現的幾位長輩,正好坐在觀影人羣中,畫面內外的時空交錯,更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