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高危險羣曝!「停經後出血」是重要警訊
停經婦女不正常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身。(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婦科主任林敬旺提醒女性朋友,遠離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如出現異常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大千醫院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四位病人因停經後有不正常出血,檢查發現有子宮內膜增厚的情況(紅圈處)。(大千醫院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根據國健署癌症資料指出,子宮內膜癌已成爲婦科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婦科主任林敬旺表示,今年二月已連續診斷出4位子宮內膜癌的病人,顯示其對婦女健康的威脅實在不容忽視。
林敬旺表示,這4位病人的年齡介於52至59歲間,皆因停經後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而就醫,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子宮內膜增厚的情況,在接受子宮鏡進行子宮內膜切片後,確診爲子宮內膜癌。因此,安排腹腔鏡微創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術後皆恢復良好並順利出院。
林敬旺說明,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包括停經後陰道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過多、經血變多、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其中,停經後陰道出血是最常見且最重要的警訊。主要的高危險因子,則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羣、無生育史或晚生育、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而未合併使用黃體素、家族有子宮內膜癌或乳癌、大腸癌病史的婦女。
林敬旺指出,治療方式分別爲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其中以手術進行子宮全切除、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及骨盆腔淋巴結切除等爲主。現今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可大幅減少病人的疼痛感、縮短住院時間,並加速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相較於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出血少,且併發症發生率較低,對病人而言是相當大的福音。
對於預防及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林敬旺建議女性朋友應保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均衡飲食、避免高脂肪及高熱量食物,並定期接受婦科檢查。特別是停經後婦女,若有任何不正常出血,應立即就醫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