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傳承眉角多 提前做四準備
許多民衆辛苦一生將大部分資產投入房地產,原本希望留給子女安穩生活。然而專家提醒,若僅留下不動產而缺乏現金,子女在辦理繼承時,往往因遺產稅現金不足,被迫貸款或出售房產,讓原本的美意成爲沉重負擔。因此,在留房產給子女的同時,也必須事先規劃資產流動性。圖/Freepik
退休資產傳承建議
許多民衆辛苦一生將大部分資產投入房地產,原本希望留給子女安穩生活。然而專家提醒,若僅留下不動產而缺乏現金,子女在辦理繼承時,往往因遺產稅現金不足,被迫貸款或出售房產,讓原本的美意成爲沉重負擔。因此,在留房產給子女的同時,也必須事先規劃資產流動性。
以民衆共擁有公告現值1.5億元的不動產爲例,若遺產淨額約1.3億元,應繳遺產稅約1,750萬元。當民衆過世後銀行帳戶會先遭凍結,需繳清遺產稅才能解封。若缺乏規劃,繼承人往往得先籌稅再談繼承,短期若無法籌足現金,可能被迫貸款或低價賣房,甚至陷入「人在天堂,資產卡在房產」的窘境。
中租保經指出,民衆應先盤點可能的遺產稅負,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投保保險,留一筆保險金給繼承人,因爲壽險金在文件齊全後15日內即可給付,且可指定受益人,讓子女立即取得現金作爲繳稅來源,甚至同時達到資產分配效果。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方士維建議,父母生前應做好四項準備,一是預留遺產稅稅源;二是善用不動產創造現金流與變現能力;三是透過信託保全資產併兼顧安養需求;四是以遺囑明確規劃分配。他並強調,投保壽險是最快速的解方,若房地產比例過高,更要做好資產保全與預留稅源。
銀行財富管理主管則提醒,若未投保壽險,子女短期現金不足時,可申請分期繳納遺產稅,最長可分18期,但須負擔利息。父母也可在生前出售部分房屋,保留租用權或終身使用權,把資產轉換爲流動資金,以備稅務需求。
此外,父母還可善用每年244萬元的贈與免稅額,逐步將資金贈與子女。子女可再利用這些資金投保保單,未來理賠金可靈活運用於繼承或受益人制度。
若搭配妥善設計,甚至比父母直接投保更能降低遺產稅風險。
稅務專家最後強調,資產傳承不僅在於「留多少」,更在於「能否順利移轉」。唯有提早規劃,才能避免子女陷入籌稅壓力,讓辛苦積累的資產真正成爲下一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