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中小企業加速駛入數字化轉型快車道

智能工廠裡,機器人仿若訓練有素的舞者,精準流暢地執行着各項操作;晨星工廠、黑燈工廠內,自動化設備晝夜不停,無需人工值守;產業大腦宛如智慧核心,將生產全流程緊密串聯,一氣呵成……

在淄博,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不少企業更是在嚐到“甜頭”後,向着更高版本進階。

以山東東華科技有限公司爲例。該企業在2019年上線全國首個水泥“工業大腦”時,便已實現熟料線綜合能耗降低6.73%,自動化率提升至30%。如今,公司的“工業大腦”2.0版本全新升級,實現生產系統智能化控制從局部到整體的蛻變,且技術成果開始對外輸出。

在全球科技與產業加速變革的當下,數字化轉型對中小企業而言,已是關乎生存和發展的“必答題”。它能有效幫助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等多重目標,進而支撐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主動權。

如何才能讓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加速奔跑?

近日,淄博市召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大會,全面匯聚全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政策要素和智庫資源,搭建生態合作交流平臺,系統推進淄博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雙輪驅動”。

“過去,我們看待‘企業數字化轉型’,一直是霧裡看花的狀態。今天,我們與山東移動淄博分公司簽約5G+全連接智能工廠項目,又從會上了解了國家和省、市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一些政策,爲我們實施數字化轉型帶來非常大的幫助。”山東瑞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王軍在現場感慨道。

會議現場,北京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服務聯盟副理事長、機智互聯(北京)科技公司董事長朱鐸先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他說:“中小企業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從目前來看,還面臨着不少難題。比如,缺乏長遠的數字化戰略規劃,在IT基礎設施方面基礎薄弱,缺少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專業人才,等等。”

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最終解決問題,是這次會議召開的目的。與會專家、企業代表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共同爲數字化轉型探索切實可行的策略,尋找契合時代發展、適配產業特性的“最優解”。

“對於企業來說,想要解決難題,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是以降低轉型成本爲核心目標,打造‘小快輕準’產品,實現技術規模化應用;二是以‘一橫’+‘一縱’爲主要路徑,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強化產業鏈各環節對接、聯動,將企業各層級自動化與軟件系統集成,提高內部生產管理效率;三是以人工智能應用爲重要抓手,在工業生產的檢驗檢測、維修維護、風險監測等環節,合理應用人工智能來實現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大幅提升……”有關專家結合日常工作給出建議。

“去年,我們與一家科技公司簽訂了數字化工廠項目。一年來,項目成效顯著,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生產效率、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進數字化工廠項目,力求實現數字化‘百分百轉型’。”淄博捷達機械有限公司數字化項目負責人宓家琦說。

想要實現“數字化”爲企業全方位賦能,僅靠企業自身遠遠不夠。近年來,淄博市把推動數字化轉型作爲老工業城市煥發新生機的“破局之道”,大力實施“工賦淄博”行動,累計培育晨星工廠274家、省智能工廠及數字化車間34家、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及5G工廠5家,有力提升了傳統產業發展動能。

隨着《淄博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和淄博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四庫一池”的發佈,以及淄博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創新中心的啓動,淄博市正聚焦中小企業發展和數字化轉型需要,持續優化服務供給和營商環境,分類施策、久久爲功,探尋數字化轉型蛻變更優路徑。

記者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