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新核能技術的連結是與世界先進國家 不包括中國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政府邁向「非核家園」的政策一致,除了對未來的新核能科技採取開放態度,目前的重點是發展綠能、並如期完成目前計劃中的新電廠。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3)日表示,政府對於未來新核能技術,採取開放態度,但現在只要如期執行綠電開發及完成興建中的電廠,就能滿足2030年前的用電需求;至於新核能技術標準只限跟進世界先進國家的技術與認證,不會借鏡中國的技術與標準。

總統賴清德日前主持統府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場會議時表示,政府將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被視爲是對核能的最新表態:不排除先進核能技術。

不過,這項技術並不包括中國已在去年底商轉的第四代核電廠。卓榮泰今日訪視「臺電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被媒體問到,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器SMR及中國已運轉使用的第四代核電廠,都符合核安與低核廢,國內有關新核能的討論,是否不用等到2030年。

卓榮泰表示,未來的新核能要跟世界共識做連結,臺灣內部也認爲核安及核廢處理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認證,但是,是跟世界先進國家的技術與認證做連結,「中國大陸的人權價值與人命安全係數跟我們不盡相同,我們不要當地(中國)的標準來當作我們的借鏡,這是非常殘酷的事實,我們還是要以臺灣人民財產的自由安全爲最大考量」。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關注的SMR新核能技術,商轉時機是2030年,不過,中國的第四代核能電廠「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反應爐核電站」去年12月已商轉,並號稱是國際公認的先進核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