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漲電價衝擊 遠超普發1萬效益

行政院提出4100億元特別條例,在野黨主張應改爲普發現金1萬元,才能照顧人民;閣揆卓榮泰29日迴應,若不穩定臺電財務,漲電價恐連帶造成物價高漲,「對社會的衝擊遠超過1萬元放口袋」。(姚志平攝)

行政院爲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出4100億元特別條例,在野黨質疑其中撥補臺電1000億元不當,主張應改爲普發現金1萬元,才能照顧人民;閣揆卓榮泰29日迴應,若不穩定臺電財務,漲電價恐連帶造成物價高漲,「對社會的衝擊遠超過1萬元放口袋」。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如果補助臺電的話,政府會朝着不漲價、穩定電價的方向進行。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昨質詢時關切4100億元特別預算中,有哪些是用來支持產業?卓榮泰特別提到,撥補臺電1000億元是爲避免企業在承擔關稅壓力外,還需面對電價上漲的負擔。

鍾佳濱表示,在野黨說不如普發1萬元現金,好讓人民拿來付電費;卓揆強調,若臺電的財務狀況無法健全,萬一7月、10月調漲電價,造成物價上漲,對社會帶來的壓力恐怕遠超過1萬元放入口袋的短期效益。

卓榮泰並指出,已請主計總處覈算電價調漲對物價的連動效應,將換算成全民實際負擔,作爲溝通依據。

郭智輝則坦言,許多基層業者反映電價已到臨界點,希望不要再調電價,但臺電目前財務狀況較緊迫,借債已到9成多,舉債利息1年約300億元,希望透過歲計賸餘撥1000億元改善臺電財務,讓臺電能專注在經營管理。

郭智輝指出,電價漲不漲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不過如果補助臺電的話,政府會朝着不漲價、穩定電價的方向進行,所以行政院要編列1000億元的預算,這是一個解決方案。

至於水價是否上漲?郭智輝指出,水價可以分級進行管理。他並透露,最近跟同仁分享,應該要對高級住宅用水進行一些管理,收比較高費用。譬如在水塔上設置感測器以進行控制,並在水進到用戶家前,再做一個消毒過濾區,讓他們喝到的是最好的水,依此收10倍水價。

逾30年沒調水價的臺水,於3月底、4月初將水價檢討報告送進經濟部,那時卓榮泰雖說調整時機未定,但消息人士指出,應會在下半年。現在臺水若要達損益平衡,水價平均要漲26%,爲顧及民生,傳出僅就用水大戶調漲水價,但一般民衆用水在第一段內,水價可望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