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說先支持挺中央的立委 劉建國:誰纔是始作俑者?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對於支持中央總預算的立委,政府將優先協助所屬地方政府,立委劉建國(見圖)8日表示此次刪除或凍結總預算,中央與地方都受到衝擊,誰纔是始作俑者?(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卓榮泰7日表示對於支持中央總預算的立委,政府將優先協助所屬地方政府解決建設經費短缺問題,對此民進黨立委劉建國8日表示,既然卓院長已經這麼講了,他身爲執政黨的立委,雲林的各種相關建設經費,仍有必要由中央來挹注,他一定會更積極努力與行政院溝通,並強調此次刪除或凍結總預算,中央與地方都受到衝擊,誰纔是始作俑者?
劉建國表示,朝野委員應該在審預算時有一定的準則,所謂的準則就是雖然是民意機關,有審查預算權利,但要刪除或凍結,也必須要合情合理,纔不會造成如今這樣的局面。當時行政院還有提出覆議,最後覆議不成功,其實之前行政院就特別提到,覆議如果不成功,可能會牽動到地方一般性補助款,結果覆議還是沒辦法成功。
劉建國說,當時有相當多立委有考慮到,縣市政府可能會因此短收中央的一般性補助款,如果像臺北市或許還好,但一般縣市包括雲林、屏東等,整個財政上就會達到某種程度的緊繃。卓院長當時有提醒,此次又在屏東講出這樣的話,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所以當國會議員要對預算審查作出刪減與凍結,真的必須要合情合理。
劉建國指出,卓院長去作這樣的論述跟表達,其實還是迴歸到整個預算審查的民意機關準則,不要造成這麼大的衝擊,這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而言,都會造成矛盾與衝擊,到底誰是如作俑者?立院的8個委員會在審查預算時,絕不會隨隨便便,不管是要微幅刪減或凍結,都是在委員會經過討論的。
劉建國提到,但這次大家應該很清楚,就是委員會努力審查預算的結果,不管是微幅刪減、凍結還是保留,最後到院會都被推翻掉了,韓院長所講的尊重委員會,基本上在114年總預算的時候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