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聯組會上強調,要聚焦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德育貫穿於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作出專門部署,其中一項就是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高度重視。思想道德建設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至關重要。

用強大的真理力量引領青少年。青少年處於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需要真理的光芒來照亮未來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作爲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其真理性集中體現在它的立場、觀點、方法。立場決定了如何分析問題,要讓青少年從小站穩人民立場,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不斷增強對人民羣衆的樸素感情。觀點決定了如何看待問題,要讓青少年從小堅持實事求是,把真實、誠實、務實作爲一種習慣和修養,始終以理性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世界。方法決定了如何解決問題,要讓青少年從小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探索中,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要堅持教育引導青少年始終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學思踐悟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用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青少年。青少年面對多元文化思潮的交流與交鋒,需要在思想上確立“定盤星”和“指南針”。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精闢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羣衆;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通過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教育引導青少年深刻領悟貫穿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用正確的價值取向浸潤青少年。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其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的價值共識,是中國人民在價值取向上的最大公約數。它的生命力在於來源於實踐、成長於實踐、壯大於實踐,全面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實踐的優秀品格。它的凝聚力在於融合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着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它的感召力在於傳承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寄託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載着我們每個人的美好願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浸潤力,教育引導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爲學生共同的價值追求、精神支柱、行爲準則。

用崇高的精神追求涵育青少年。青少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在精神力量的催化下容易激發出向上向善的青春力量。以偉大建黨精神爲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既是我們黨團結成“一塊堅硬鋼鐵”的引領力、凝聚力源泉,其中富含的豐富育人資源,也是我們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厚重教材。比如,我國探月工程用20多年時間從“望月”到“奔月”再到“攬月”,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在鑄就“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的同時,也給青少年心中埋下了科技報國的種子,激勵他們今後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新爭先。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爲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挖掘蘊含其中的崇高理想信念、矢志報國追求、質樸爲民情懷、自強不息品格、勇攀高峰決心,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

用偉大的發展成就感染青少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2024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經濟規模穩步擴大,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這充分彰顯了黨中央駕馭經濟工作的高超智慧和嫺熟能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運用好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教育引導青少年透過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

(作者系電子科技大學學校辦公室黨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