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強臺樺加沙逼近 北捷曝24年前臺風受創慘狀 16站被淹沒

北捷貼出2001年納莉颱風淹水照片,多個捷運站被黃水淹沒,場面驚人;圖爲後山埤站。(圖/翻攝自臺北捷運臉書)

中央氣象署今上午8點30分針對中臺樺加沙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計今晚將發佈陸上警報,且樺加沙強度還在增強中,預估今天將增強爲強烈颱風,讓北捷高度戒備,並貼出2001年9月納莉颱風襲臺時的慘況照片,當時臺北捷運多達16個車站被淹沒,畫面十分驚人,當時板南線全線及淡水線部分路段停駛,板南線1個月後才陸續恢復運行,直到年底才全線正常營運。

北捷今(21)日在官方臉書粉專表示,將密切關注颱風「樺加沙」動態,並加強各項防颱、防洪作業。北捷回顧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來襲時,臺北捷運部分車站淹水,導致部分路段停駛,「那一夜的衝擊,至今仍歷歷在目」。

臺北車站內因納莉颱風淹水,形成如小瀑布的驚人景象。(圖/翻攝自臺北捷運臉書)

淡水信義線月臺被淹沒。(圖/翻攝自臺北捷運臉書)

從北捷上傳的照片顯示,臺北車站站內通道被黃水覆蓋,水流順着樓層往下流,形成「瀑布」,淡水信義線月臺幾乎被淹沒,宛如一片黃河,從張照片看,市政府站站內進水,軌道被淹沒,後山埤站水位則高至站牌高度,整個月臺泡在水中,畫面驚人。

北捷表示,目前臺風季尚未結束,將以過往經驗作爲借鏡,全力保障颱風期間的營運安全將以防洪應變與疏散演練等措施,做好萬全準備,確保乘客與營運安全,減少颱風期間可能造成的影響。

北捷過去也曾回顧納莉颱風災情,當時後山埤站積水約315公分、市政府站約150公分、忠孝敦化站約236公分、西門站高達540公分,臺北車站更淹沒3層樓,總計16個車站被淹,由於行控中心癱瘓,軌道與月臺受損嚴重,板南線全線以及淡水線部分路段一度停駛,板南線在近一個月後才陸續恢復運行,全線全面通車則直到同年年底才完成。

納莉颱風又被稱爲「怪臺」,於2001年9月16日晚間登陸臺灣,在本島滯留近50小時,北部淹水災情最嚴重,北部山區單日雨量超過600毫米,並伴隨13至16級強陣風,造成主要河川水位超警戒,刷新多個測站的雨量紀錄,多個縣市出現停電,部分道路與橋樑也遭受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