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高三,英語老師到現在還要求背英語長篇課文,有必要聽他的嗎?

高中老師讓學生背長篇英語課文是沒有意義且浪費學生時間的做法,既沒有考慮到學生記憶力方面的差異,也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時間的有限性。不僅英語分數很難提升,還容易因爲英語佔用時間影響其他科目的總體分數,造成總分偏低。

準高三英語提分,首先要對自己的分數情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高二英語期末考分數在0~100分之間的,做高考難度的試卷分數通常在80分以下。這部分同學的當務之急是背單詞。這些同學很多單詞都不會讀,如果花時間去背課文,只能死記硬背,完全不懂意思,那就是在浪費時間。

背3500詞,建議週期不要拉得太長,否則容易出現“背後忘前”。建議每天花一小時背100個,用一個月時間背完,背完以後做高考模擬捲進行測試,如果進入80~110分段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提分,如果達不到,再每天覆習200個,用一個月循環複習兩輪,通常都可以達到“高考模擬卷80~110的水平”。

背100個單詞,超過一個小時的同學,可以學習高考英語145分學霸廖唯偉發明的“睡眠記憶法”,掌握好“一背四複習”和“機關槍式的讀法”,每天只花一小時就能記住100個單詞。配合睡眠記憶法單頁大容量排版的34頁單詞表,提分效果更好。詞表按照高考閱讀文章的話題來劃分單元,並按照話題出現的概率分成高頻、中高頻和中低頻三個部分,考到哪個類型的文章對應單元的單詞就會批量出現,適合應試拿分。

背完3500詞以後做高考難度的試卷,你會發現,卷子上沒有什麼生詞了,但是句子稍微長一點的,就有可能出現看得懂每個單詞,但是看不明白句子是什麼意思。

這是因爲句子中包含着詞組短語,3500詞相關的1.5萬詞組短語都在高考可以考查的範圍之內。高考尤其喜歡考字面意思和實際意思區別比較大的詞組短語。

比如2025年高考全國一卷考的turn in:

字面意思:將某物向內旋轉或摺疊

實際意思:提交(作業、文件等);投降;上牀睡覺

造句示例:

1. 字面:He turned in the car's side mirror to avoid hitting the wall. 他把後視鏡向內折,避免撞牆。

2. 實際:

提交:Students must turn in their essays by Friday. 學生必須在週五前提交論文。

投降:The criminal turned in to the police. 罪犯向警方自首了。

睡覺:I'm exhausted—I'm turning in early tonight. 累死了,今晚我得早睡。

區別:字面強調物理動作,實際多用於抽象場景如交作業、睡覺等。

3500詞相關的詞組短語在“牛津英漢雙解高階詞典”上面有幾萬個,記憶力達到985以上水平的,可以考慮直接背牛津高階,可以做到幾乎考點全覆蓋。

普通學生,記憶力一般,毅力一般,爲了節約時間,也可以背“高中英語1.5萬考點”,這個72頁的詞組短語筆記對範圍進行了壓縮,同時通過對高考真題的分析,壓縮出來的這個範圍可以覆蓋大概98%在高考中出現的詞組短語。在內容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連續20屆高考保持命中率穩定。這些詞組短語能夠記住50%以上,英語分數就會穩定突破130,能夠記住80%就有機會上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