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中國夢|走進左氏麪塑 探尋非遺魅力

編者按:7月10日至14日,由山東廣播電視臺與山東傳媒職業學院聯合主辦的 “追尋中國夢・山傳學子走黃河爲非遺發聲” 活動走進沂南縣。期間,山東傳媒職業學院 “追尋中國夢” 採訪報道團深入當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採訪與拍攝工作。

本次活動以 “追尋中國夢・山傳學子走黃河” 爲核心主旨,旨在依託青年學生的獨特視角,記錄新一代對黃河生態環境保護與流域高質量發展的觀察思考,傳遞他們對此的真情實感。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4日訊探尋非遺脈絡,青春力量築夢傳承。7月13日,山東傳媒職業學院新聞傳播系“追尋中國夢”採訪團走進臨沂市沂南縣紅石寨景區左氏麪塑坊,開展采訪拍攝活動。瞭解麪塑非遺背後的傳承故事,感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與發展。

“追尋中國夢”採訪團首先對臨沂市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左氏麪塑第五代傳承人左安勝進行了深度採訪。隨後在他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擺滿各類精美麪塑作品的展櫃,每一件栩栩如生的作品,令人讚歎不已。同學們在駐足欣賞中,深切感受到指尖技藝裡流淌的文化傳承,也體會到傳統手工藝在時代變遷中煥發出的獨特魅力。

隨後,左安勝現場展示了非遺麪塑的製作過程。只見他雙手熟練地揉、搓、捏、切,色彩各異的麪糰在他手中逐漸有了生命,一個生動的麪塑形象便呈現在大家眼前。同學們看得目不轉睛,不少人還親自上手體驗,努力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麪塑作品,感受着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左安勝致力於將麪塑藝術與當地紅色文化相結合,融入沂蒙精神,捏造出一系列具有沂蒙情懷的作品。同學們看着這些作品,既從紅色題材裡觸摸到歷史溫度,又被現代演繹的巧思打動,紛紛感嘆:“原來紅色記憶能這樣鮮活,老手藝也能玩出這麼多新花樣。”參與此次實踐活動的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穫頗豐。李曉涵同學感慨道:“以前只知道麪塑中有神話人物、歷史英雄的傳統形態。而如今一件件麪塑作品都記錄着一個個紅色故事,從軍民共飲的溫情到支前忙碌的身影,沂蒙精神的赤誠與堅韌在一件件作品中愈發鮮明。也讓我更深刻地懂得了傳承沂蒙精神不是空話,我們希望運用自身的專業技能,讓沂蒙精神與技藝在新時代發光。”

此次山東傳媒職業學院採訪報道團的實踐活動,不僅爲同學們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也通過鏡頭和文字,讓更多人瞭解到左氏麪塑這一非遺代表性項目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讓更多人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閃電新聞記者 吳金奧 通訊員 張思璽 鄭博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