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潮”搶市場 3天拿下2億元訂單——湖北亮相中紡聯春季聯展觀察之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鄧龍 塗博

爲期3天的2025中國紡聯春季聯展落下帷幕,湖北省95家參展企業憑實力圈粉、滿載而歸。3月15日從省經信廳獲悉,參展期間,湖北展位現場諮詢超3.9萬人次;現場簽訂訂單103個,金額2.21億元;意向性訂單1063個,金額22.78億元。

展會訂單,向來是市場風向標,也象徵着企業的創新實力。筆筆訂單背後,是湖北省紡織服裝企業緊跟市場,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推陳出新的努力,更是湖北省紡織服裝產業拔節生長的活力密碼。

“漢派服裝”的代表企業之一——武漢精益製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益製衣”)是漢正街裡衆多縫紉機“踩”出來的服裝名企,成立已有36年。今年參展,這位老牌企業帶來了20餘款新產品。

“我們的輕戶外系列夾克、輕薄羽絨服最受歡迎,已拿下10個意向性訂單,主要是北京、上海、廣州、山東的客戶。”談到參展成果,該公司副總經理萬麗娟喜不自勝。她介紹,之前精益製衣主要生產40歲至60歲的商務男裝,近兩年企業不斷求新,2023年以來陸續更新一批設備,打造智能化生產線。現在基本每個月都會派團隊前往韓國、日本學習,研發生產時下最潮流的輕戶外系列服裝,將客戶羣體範圍擴大至20歲到60歲,挖掘更大市場。

除了湖北館,武漢礄口漢正街也在聯展上組團設展,現場簽約18個訂單,簽約額1050萬元。展會上,金正茂·漢派服裝總部攜8家原創女裝品牌亮相,色彩搭配、細節設計以及精準板型受到不少稱讚;武漢礄口漢正街龍騰第一大道市場攜暴風衣族、着墨服飾等男裝品牌登場,通過沉浸式場景與動態走秀,展現漢派男裝從供應鏈驅動向設計驅動的轉型。

“去年參展帶來的主要是原材料,今年就帶來了產品。”此次參展的湖北匯爾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體現了湖北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加速度。

該公司高級工程師吳敏勇介紹,他們已經將用於製作“嫦娥六號”月面國旗的航天級玄武岩纖維技術轉化到民用場景,比如新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包防火布,可在1200℃高溫下堅持45分鐘不破損,相較傳統陶瓷纖維材料減重60%,目前已實現量產,受到很多客商諮詢。

“展會上籤了10萬美金訂單。”3月1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聯繫到天門親易產業發展公司總經理程朦時,週末的她仍在忙碌,“現在和美國、泰國的客戶已經銜接上了,正在推進合作。”

搭乘服裝電商的快車,成就了“江漢產、天門銷”的天門模式。在程朦看來,隨着美國、泰國等海外倉的陸續投用,現在作爲一家天門企業,要做的是全世界的生意。之前參展的目的是訂單量,現在更多是品牌推廣,藉助展會的平臺對接到更多精準、有效客戶。對於衆多參展企業來說,展會帶來的直接訂單有限,但在展會上的碰撞和交流,能帶來無限商機。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