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人祥視察防登革熱 疾管署:8月初前都要觀察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聯合報資料照片

颱風丹娜絲重創臺南,近期降雨更增病媒蚊孳生風險,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今天南下視察登革熱防疫工作。發言人羅一鈞提醒,考量颱風薇帕影響,到8月初前都是疫情觀察期。

因應颱風丹娜絲災後復原期間仍持續有短暫陣雨,環境積水容器增加,且目前氣溫炎熱,適合病媒蚊生長,登革熱流行風險上升。莊人祥今天偕同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林碧芬、登革熱防治中心及防疫人員,前往災區察看,瞭解災後環境管理與孳生源清除情形。

莊人祥透過新聞稿提醒,登革熱防治和民衆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風災過後又遇豪雨,登革熱風險大增,清理積水處孳生源爲防治關鍵,除政府單位落實防治工作外,更需要民衆積極主動做好環境巡檢,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7月17日累計105例登革熱確定病例,均爲境外移入,爲近6年同期次高,僅次於去年同期的143例,病例91.4%自東南亞國家移入,以印尼45例爲多,其次爲越南16例、菲律賓13例、泰國9例及馬爾地夫8例。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颱風侵襲期間,成蚊易因風吹雨打死亡,但颱風後1周,殘存蚊子容易產卵、孵化,因此颱風後要觀察2周病媒蚊指數有沒有上升。不過因颱風薇帕可能再替南部帶來降雨,因此直到8月上旬前,都是疫情觀察期。

羅一鈞指出,去年、2023年入夏後,都在6、7月開始出現本土登革熱疫情,相較之下,今年登革熱境外移入及本土疫情風險都比去年低,也應不至於在這波風災就造成疫情爆發,但也仍須嚴防登革熱因病媒蚊孳生再現疫情。

本次風災造成不少民衆房屋受損,只能以帆布遮屋頂。羅一鈞指出,若老屋、廢棄空屋傾斜倒塌,再加上降雨狀況,容易產生天然孳生源;此外擋風遮雨使用的帆布、塑膠製品,也可能形成人爲積水,提醒須定期檢視、清理積水;針對淤塞水溝、樹洞、空竹節,也應以投藥、填土等方式避免病媒蚊孳生。

爲因應丹娜絲颱風災後防疫所需,疾管署表示,已支援臺南各區衛生所手套1萬7000雙、外科口罩2萬片、消毒水2400瓶及防蚊液150瓶等防疫物資,後續視實際災後防疫需求適時支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