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營旗艦+創投邏輯 深圳農商銀行打造科技金融旗艦服務
深圳,這座以科技創新聞名的城市,過去四年新增了60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4年數量突破2.5萬家。
在金融機構林立的深圳,科技金融的創新突圍從未停歇。一家深圳本土農商銀行,服務了全市超20%的科技企業,且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佔比超98%——背後究竟藏着怎樣的生存智慧?又是如何實現與科創中小微企業的深度共生?
讓我們共同解碼深圳農商銀行在科技金融的探索創新,看這家本土農商銀行如何探索打造科技金融專營服務體系、如何通過以“創投思維”構建起覆蓋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服務體系、如何憑藉人緣地緣網點優勢構建“融資+融智”生態圈,以全週期的服務爲深圳科技企業“解渴”,助力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
專營體系升級:構建科技金融“服務方陣”
2025年初,深圳農商銀行旗下4家科技專營支行之一的桃源支行,在衆多同行中脫穎而出,獲評深圳市“金融驛站旗艦站”,躋身首批10家機構之列,成爲該行深耕科技金融、持續升級服務體系的又一印證。
2024年,深圳先後推出兩批由監管認定的科技支行,旨在推動深圳銀行業在科技資源集聚地區,規範建設科技金融專業或特色分支機構,專注做好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其中,深圳農商銀行成爲深圳首批獲認定科技專營支行數最多的銀行,共有4家科技專營支行獲批。
同年,該行發佈科技專營支行建設行動方案,在4家科技專營支行全面推行“六專”管理機制。這4家科技專營支行均配備了科技金融專屬服務團隊,在考覈、風控、審批權限等關鍵環節爲科技企業提供量身定製的差異化配套政策,爲高效服務科技企業築牢根基。
得益於總部紮根深圳的地緣優勢,深圳農商銀行的科技金融決策鏈大幅縮短,服務響應敏捷高效。爲進一步放大協同效應,依託200餘家網點遍佈深圳的服務優勢,深圳農商銀行搭建起“1 + 4 + N” 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總行科技金融工作小組、4家科技專營支行以及“N”個網點緊密聯動,將專營機構的專業化、特色化服務潤澤全市科技企業。
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口腔義齒設計、生產的企業。2024年,深圳農商銀行桃源支行在走訪周邊園區中,瞭解到該企業因推進多個研發項目,資金出現緊張情況。桃源支行組建專業的調研團隊,仔細研究企業所在的行業情況,深入瞭解其技術優勢與市場競爭力。
通過與企業管理層多次深入交流,全面掌握企業的研發計劃、銷售渠道及資金流動情況等。結合企業持有的百餘項專利,深圳農商銀行創新採用專利質押的方式爲企業增信。同時,針對企業流動資金需求,爲企業匹配一款期限靈活、利率合理的貸款產品,成功批覆1000萬元貸款。
在資金的有力支持下,上述企業加速了新產品的研發進程,新的義齒設計軟件和配套設備即將投入市場,生產規模也得到擴大。
據悉,從“科技專營支行”到“金融驛站旗艦站”,深圳農商銀行將以科技金融旗艦服務,再次升級科技金融專營服務體系,以“總行科技金融工作小組—科技支行—旗艦網點”構築科技金融服務主陣地,提升服務科技企業的深度、純度,全方位滿足企業多元化、專業化需求。
創投思維破局:重構科技企業“價值座標系”
“科技金融是投行乾的事情”是過去不少銀行客戶經理普遍認同的觀點。這一觀念在近年來銀行“快馬加鞭”地發展科技金融進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創投思維”。
在傳統展業邏輯中,商業銀行看重抵押、要求短期見效、看重財務表現。但成長快、輕資產、無抵押的科技型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則要求銀行具備前瞻性,即看得懂技術含量。
近年來,深圳農商銀行勇敢創新,以前瞻性的創投思維開展科技企業服務。通過深耕行業研究、加速數字化建設雙輪驅動,全面重塑傳統評價體系,匠心獨運打造“授信+培育”的特色金融服務模式。
在這一模式下,深圳農商銀行對科創企業風險評估的視角轉換,目光不再侷限於傳統授信審批所側重的財務指標與抵押物,而是將焦點聚焦於企業的成長性,圍繞這一核心維度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深度剖析與評價。
2022年,在石巖湖國際LP高峰論壇上,深圳農商銀行主辦了一場“金種子杯”灣區專精特新企業投資價值賽決賽,聯合衆多創投機構參與路演評審,爲專精特新搭建起展示風采、對接資本的舞臺。
這只是該行創投思維的一個切片,源自於其2021年推出的“科創金種子計劃”。在該計劃下,該行不斷強化行業研究,聚焦先進製造、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電氣等領域,針對不同屬性的科技行業量體裁衣,精心定製匹配其成長週期的專項服務套餐,涵蓋優惠定價、綠色通道審批、配套增值服務等一系列暖心舉措,助力企業茁壯成長。
與此同時,該行精心組建行研小組,緊密結合深圳產業佈局與自身豐富業務經驗,選定細分領域課題,對企業進行綜合分析。不僅如此,該行還藉助數字化建設的強勁東風,引入工商、司法、稅務、知識成果、研發人員等多維度數據,對企業進行全方位掃描、精準畫像,深度評估企業的科技屬性,爲科學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生態圈戰略:打破銀企信息“不對稱魔咒”
在傳統信貸業務之外,對科技企業的差異化服務需要機構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創新業務模式。深圳農商銀行服務科技企業客戶的突出特點在於聚焦初創期和中小微企業。數字是最好的例證,該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戶數佔全部科技型企業的98%。
而科技金融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初創期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難以滿足。這類企業往往具有輕資產、研發週期長、產品孵化長、缺乏經營業績數據、產業化充滿不確定性等特徵,解題思路在於打破銀企信息壁壘。
深圳農商銀行的做法也是基於這一思路,搭建起“融資+融智”生態圈,充分利用紮根深圳多年積累的深厚地緣人緣優勢,依託覆蓋全市的密集網點,化身科技企業的“貼心鄰居”,近距離爲中小微科技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通過與深圳市知識產權協會合作建立線上評估合作機制,深圳農商銀行與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等組織開展科技金融入園區主題營銷、項目路演活動等。截至2024年末,深圳農商銀行2024年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累計服務企業超590家,質押金額超56億元,質押業務連續三年位於深圳市同業前列。
除了強化外部合作,園區成爲該行生態圈模式下的關鍵發力點。早在2022年,該行便以深入社區、產業園區的二級網點爲支點,精心組建NBC(園區-企業-員工)營銷團隊駐點園區,打造智慧園區平臺,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和生活場景,全方位瞭解園區整體、園區內企業、企業員工的需求,爲企業高效導入各類社會資源服務。
“融資+融智”生態圈的搭建,一方面,幫助銀行精準捕捉優質項目,解決項目源難題;另一方面,在批量獲客的同時,挖掘更多財務報表之外的企業綜合信息,讓銀行真正“讀懂”企業,進而破解銀企之間的信息差,爲企業獲得融資奠定基礎。
在生態圈模式下,該行 200多個網點的定位悄然改變,從曾經等客戶上門的“坐商”,轉變爲主動融入客戶生活與企業交易場景的“行商”,服務效能實現質的飛躍。
“三維”產品矩陣:護航企業全生命週期
科技企業的行業屬性不同、發展週期不同,其融資需求也多樣化。深圳農商銀行敏銳洞察市場風向,果斷重構產品策略,將綜合服務作爲科技金融業務發展的主要方向。
該行表示,在扶持科技企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針對專精特新企業,不僅要在關鍵時刻“扶一把”,更重要的是在發展進程中“推一把”。
傳統的存貸匯等金融服務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並不“解渴”,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還有要業務撮合、政企溝通、產業鏈對接等非金融服務需求。
爲匹配科技型企業發展需求,深圳農商銀行不斷深化服務,通過加強與政府部門、高科技園區等多方的合作互動,爲企業提供一攬子綜合服務方案。如2024年該行“科創金種子計劃”再次升級,主動關注科技企業在出海、財稅、知產保護、股權規劃等差異化需求。
與此同時,緊跟科技行業融資需求變化,深圳農商銀行不斷突破傳統授信模式,與以往從單一方向爲企業提供專項產品不同,深圳農商銀行搭建“三維”特色產品矩陣,從企業經營特徵、所處生命週期、所屬行業屬性進行全面評估,爲其提供一攬子產品組合方案,精準匹配科技型企業發展需求,提升科技金融供給與覆蓋面。
“像初創期企業生產規模小,盈利能力差,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融資是主要的現金來源。因此,我行專爲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設計了‘科創領先貸’,以標準化、小額、專屬信用爲特點,精準對接其融資需求。”該行科技金融負責人介紹道。針對成長期企業和成熟期企業,同樣會依據客戶當下的經營需求和市場前景,匹配不同的產品服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