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又燃脂!騎自行車兼職送外賣悄然興起 00後女生:“治好了我的社交障礙”
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鄒阿江
近日來,一種新型“健身方式”在多地的都市年輕人中悄然流行——空閒時間(下班或下課)騎自行車送外賣。對於他們來說,賺錢只是“支線任務”,減肥和解壓纔是主要目標。
居住在湖北黃石市的00後金女士是一名“準研究生”,最近,她利用暑假時間開始了每天3小時的騎行送外賣。在社交賬號上,她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開學前,從117斤瘦到100斤。
在網絡上,像金女士這樣的人並不少。大家對此的評價不一,一方認爲這是一種新興生活方式,另一方認爲這是一種“搶他人飯碗”的行爲。8月5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騎行送外賣的當事人,同時對話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胡鵬輝,分析了該現象背後的原因與問題。
金女士正在往共享單車上裝外賣
“騎行送外賣”悄然流行
00後女生:鍛鍊社交和溝通表達能力
對於湖北黃石的00後“準研究生”金女士來說,騎行送外賣的初衷源於一個簡單直接的目標——減肥。
“在網上刷到可以騎單車送外賣減肥,有這個想法我就去做了。”她告訴記者,作爲暑期宅家無事的“準研究生”,這不僅是打發時間的新方式,更是一種“有意思”“好玩”的體驗。與其每天在家宅着,還不如找點事情做。外出接觸不同的人,讓她感覺社交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都有所進步,甚至改善了她“方向感不太好”“導航不太會看”帶來的困擾,鍛鍊了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
金女士的日程安排得很規律:每天下午6點多騎上共享單車出發,送到9點多結束,大約3小時。作爲新手且使用單車配送,她目前每天能完成7-8單。收入方面,她坦言“單價會比較低”,大部分訂單在3元左右,距離稍遠的可達5-6元,日均收入約30多元。
金女士送外賣的日收入
雖然辛苦,但她的收穫遠不止於此——堅持8天后,她已成功減重近4斤。“減肥效果其實還挺好的,”她解釋道,“因爲我其實不太愛運動,做這個可以讓我更好地堅持下去,晚上一般回來也沒什麼胃口,還省了一頓晚飯。”她的目標是在開學前從117斤減到100斤。
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經歷後,金女士發現她發的視頻引起了不少共鳴。她收到的評論和私信中,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想去做的態度,又不好意思邁出第一步。她鼓勵有想法的人勇於嘗試:“其實這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只要你開始了,後面就很容易上手。”儘管家人出於擔心辛苦而“不太支持”,但金女士認爲,這更像是一種積極的“體驗生活”和運動方式,樂在其中。
像金女士這樣加入“騎車送外賣熱潮”的都市青年並不少。座標浙江的王先生(化名)稱,他已連續騎行自己的山地自行車送外賣第四天了,共計騎了快200公里,渾身酸爽。他稱,自己買裝備都花了2000多元,不知道多久才能賺回本。
對於許多青年來說,這也成爲了一種很新的“健身方式”。座標上海的上班族劉女士(化名)說:“送外賣真的好快樂,不僅如此,還可以親自去門店看看哪些店是預製菜、哪些是現做的。”
在社交平臺上搜索,許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相關經歷,流量均不算低
外賣員說:
單量沒受影響,不存在“搶飯碗”
對這種“賺錢又燃脂”生活方式,在網絡上,有支持者,還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有部分網友認爲,這會搶外賣員的“飯碗”,“還是運動減肥更好,單量變少、客單價變低會影響全職外賣員收入”。
帶着網友的疑問,封面新聞記者對話了兩位在上海跑外賣的騎手。騎手老鄭(化名)表示,他基本沒有時間刷社交軟件,也不是很瞭解最近上海興起的“外賣健身”。他說,“我一天還能穩在50單左右,沒覺得單少了。上海早高峰、午高峰、夜宵檔,單子根本接不完。真幹這行,得扛箱子、爬樓、搶紅燈,他們體驗兩天就知道累了。”
騎手阿東(化名)則表示,他在送外賣的路上看到過有人穿着騎行服送外賣。“估計就是外賣健身吧!”對於這樣的現象,阿東並不在意。他說,“他們是爲了健身,我們是爲了養家餬口,性質不一樣,而且系統會優先派給全職。”
老鄭和阿東都表示,上海日訂單量超百萬,暑期遊客多、夜宵旺,需求像海綿。網友擔心的“搶飯碗”,更多是一種焦慮。
專家觀點:
一種新奇而有體驗感的鍛鍊方式
“外賣健身”現象產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胡鵬輝認爲要從兩方面看,首先,伴隨着健康管理年來臨,國家對於保持健康的宣傳,讓更多人認識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久坐辦公室的白領而言,工作之餘加強鍛鍊的重要性認知日益強化。其次,相對於去健身房等方式,騎自行車送外賣的優勢除了鍛鍊之外,還增加了新奇體驗感,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爲了對抗規律性鍛鍊的無聊的重要方式——既實現了低成本鍛鍊的目標,還在這個過程中有更多的體驗,看到不同的風景,體驗不同的工作方式,與不同的人進行交流等,這些都是新奇體驗。
“從客觀上來說,確實增加了部分人的收入。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每天下班之後送外賣的收入是否與付出的時間精力等值,是值得商榷的。更進一步,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的主要目標也不是收入。”胡鵬輝分析道,“而且,他們也很難真正搶到外賣員的飯碗,其送單量、送單效率很難與外賣員相匹敵,其持久性也有待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