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蔣萬安談真正的團結 賴總統聽進去了嗎
臺北城鎮韌性演習中,臺北市長蔣萬安(前左)陪同賴清德總統(前右)視察。圖/取自蔣萬安臉書
臺北市長蔣萬安在城鎮韌性演習北市演練場致詞,向賴清德總統提出了讓國家「真正的團結」建言。從場合性質與發言全文看來,蔣是有備而來,但並非黨同伐異的備戰宣言,而是忠誠謀國、向少數總統伸出友誼之手的準備,賴總統讀到蔣的心意了嗎?顯然沒有,但能事後想想,好好把握嗎?相關動作,人民應該要好好看在眼裡。
之所以肯定蔣的建言並非黨同伐異,是因爲在現代成熟政體的政治攻防上,對下位者而言,主動喊團結並非有利。蔣只是市長,團結之後不可能指揮總統,但作爲藍營指標性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態度有風行景從意義,所以說這是爲了國家,對少數總統伸出友誼之手,只要賴願意採取團結行動。但蔣的建言,賴有沒聽進去呢?
首先,賴似乎沒有仔細聽對方講話,因爲他當場的迴應,蔣前面致詞其實已提過了。賴稱,團結要有共同信念,還要有具體行動,所謂共同信念就是反共、反併吞、護主權,維護民主,沒有這樣信念,難有具體行動,即便有行動也無法發揮效力。但蔣前面明明就說:四面環海的臺灣是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我們是同在一艘船上,不分顏色、同島一命,與臺灣同生死,與中華民國共存亡。都要與中華民國共存亡了,誰要併吞我國都是該反對的對象,這是賴講的共同信念範圍。
其次,賴的話設有陷阱,也讓人不明所以。他身爲領導人,卻主動把臺灣內部分成中華民國與臺派,有點好奇他做爲中華民國總統,是哪一派?中華民國派立場清楚,卻在賴語境下,說「讓中華民國派反共」,隱含過去不反共的批評。但什麼纔是反共呢?是反對共產主義?還是反中共?所謂的反,又是什麼意思?像美國川普總統,是不是反共者?但他說過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是「好朋友」,連賴自己也說過「若有機會,希望像招待好朋友一樣,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吃蝦仁飯」,講一次不夠,選後接受外媒專訪時,又再提了一次。這是反共該有的行爲嗎?
相對於此,蔣市長的話則如暮鼓晨鐘:真正的韌性,不是冷冰冰的設備或制度,而是當危難來臨時,真正站在一起、信任彼此的集體意志。當臺灣內部有人想玩弄制度、挖洞給對手跳、在自己不對國家忠誠前提下質疑對手的忠誠,這麼荒謬的場景,不會有信任的空間。
也該提醒賴總統的是,他說:每個人都能瞭解到「保家衛國、人人有責」這樣共同信念,才能產生出對保護國家的具體行動。但兩蔣時代不論是保家衛國或團結氣氛比現在濃多了,當時人民更是採取了具體行動,維持海峽中線的存在,是有特定力量上臺後,逐步拆解國家認同,卻無力建立新的認同,搞到年輕人不知爲何而戰,再加上政府輕率、沒有戰略眼光的具體行動,中華民國主權所及之地才越來越小。解鈴還須繫鈴人,總統反求諸己,善莫大焉。
綜上所述,蔣市長的發言,其實是指給賴總統團結國家的一條明路:不要口頭講團結,背地卻在做破壞團結的事。如果賴總統願意察納雅言,這是有利國家,也是賴變成多數總統的正道。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爲止,還看不出賴政府有人聽懂了蔣市長的建言。總統應對團結國家負有最多責任,請先踏出一步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