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數智養護爲交通基礎設施全生命週期管理提供全新路徑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過去,公路養護更多依賴‘眼看、手摸、經驗判’,而數智養護打破了這種傳統模式的侷限。”在日前在京舉辦的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韌性提升與數智養護創新交流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楊亮分享了數字技術如何改變交通設施養護工作:無人機巡檢讓路網覆蓋更全面,告別人工巡查的“盲區”,三維建模讓病害評估更精準,避免傳統檢測的“誤差”,物聯網平臺讓養護資源調度更高效,打破部門間“壁壘”……
他說,養護正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體力密集型工作轉變爲“數據跑路、機器出力、人腦決策”的技術密集型創新工作,數智養護這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技術平臺的一體化構建、專業人才的梯隊化培育及政策機制的長效化保障。
這場交流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爲,當前,極端天氣與地質災害對交通設施安全構成嚴峻挑戰,數智養護早已成爲關乎民生福祉、經濟安全的“必答題”。
“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與交通深度融合,推動養護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從經驗驅動邁向數據驅動,爲交通基礎設施的全生命週期管理提供了全新路徑。”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通基礎設施養護分會會長崔玉萍在現場表示,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關鍵節點,該分會將繼續推動AI、物聯網等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監測預警中的深度應用,將數智化提升安全韌性融入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全週期。
此次交流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通基礎設施養護分會、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諮公路養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承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