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中美對抗 小院高牆更厚

共和黨在這次大選,除川普當選總統,還囊括參衆兩院多數席次,已是完全執政。學者指出,美國未來將走向孤立主義、保守主義路線。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川普邏輯是不讓他國佔美國便宜,依此邏輯,川普是可預測的,在對中貿易上,川普將延續拜登政府「小院高牆」,但牆可能會加厚,且產業供應鏈迴流美國的壓力也將來臨。

美中於2020年1月15日在白宮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中國未能履行協議規定,在2020年和2021年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該協議是在川普第一任期簽訂,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川普明年上任後恐將追究北京爲何不遵守協議兌現承諾,可能因此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但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寇健文表示,北京在經貿上會做有限度讓步。

共和黨今年7月公佈的黨綱草案,將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列入其中,並禁止中國購買美國房地產及各項產業。

另一方面,川普曾多次指控臺灣偷走美國半導體產業,卻想得到美國的保護,臺灣應爲此支付保護費,更主張臺灣國防預算應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學者對此鹹認,臺灣增加國防預算勢在必行,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強調,川普要求臺灣買保單的同時,也應該把「理賠項目」寫清楚。

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指出,外交上,川普會以「雙邊接觸、極限施壓」,取代拜登政府的多邊主義,上任後恐怕不會再和北京一起「管控」分歧,而是訴諸「最上層」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