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 志願役提前退伍 基層士兵蠟燭多頭燒

軍事專家分析,兩岸緊張導致基層部隊戰演訓頻繁,官兵長期「蠟燭多頭燒」,導致出走潮。圖爲國軍南部招募站,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過去四年未服滿役期而提前退伍的志願役士兵幾乎達同期招獲人數的四分之一,過去兩年軍校畢業生提前退伍人數也超過千人。軍事專家分析,兩岸情勢緊張導致基層部隊戰演訓頻繁、接裝新武器的同時還要移撥人力擴編後備部隊,恐怕更造成基層官兵長期「蠟燭多頭燒」的身心壓力,導致出走潮。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近年基層部隊志願役士兵快速流失,很可能是人力原本就不足,又因爲戰演訓任務的頻率與強度雙雙大增、未來數年又將接收多種新裝備等因素,壓力早已十分沉重;這二年又還要移撥人力去支應新單位成軍、步兵旅的復編,以及各縣市後備部隊所需人力,在這種「蠟燭多頭燒」的情況下,又進一步加劇人員流失,使留下來的人員勤務更重,形成惡性循環。

他進一步分析,兩岸情勢緊繃,共軍機艦不時繞臺挑釁,的確可能也對官兵心理上形成壓力,不過多年下來,臺灣的外在威脅一直存在,但多數臺灣人對於軍事衝突迫在眉睫的急迫感仍有限,相形之下,由於戰備緊張導致國軍各類戰演訓頻次增加,造成基層官兵應接不暇的體力、精神負荷,恐怕更是人力流失的直接原因。

空軍退役政戰官王鳴中指出,現在社會多元化,升學、就業的選項、管道很多,「同樣的待遇,誰會想留在軍中?」,同時面對少子化,各行各業都在搶人,國軍除了提高待遇外,還能拿出什麼誘因吸引年輕人?

此外,軍校畢業生寧可賠錢退場的例子愈來愈多,畢竟社會環境改變,年輕人能吃苦的程度已和往昔不同,同時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也會隨外在職場環境的變化思考生涯規畫,有軍校生已經報到入學了仍同時在準備學測,一有機會也寧可退學改讀大學。

王鳴中表示,面對少子化的困境,恐怕國防部心裡有數但卻無法明說,未來恐怕必須回到精實案前以義務役爲主力的兵力結構。他認爲,國防部除了祭出薪資誘因外,應考慮更多服役職涯的配套措施才能更吸引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