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進口輸液出包 回收8.9萬袋

食藥署4月30日公佈,2批專案輸入的生理食鹽水注射液,經醫療機構通報有外漏、外溢情形。圖爲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永豐化學新莊工廠去年初因嚴重違反優良製造規範(GMP)停止生產,衝擊國內輸液供應,食藥署啓動專案輸入,去年6月以來共計輸入逾1千萬袋/瓶。不過食藥署4月30日公佈,2批專案輸入的生理食鹽水注射液,經醫療機構通報有外漏、外溢情形,因此啓動回收8.9萬袋,但並未影響臨牀供應使用。

食藥署昨發佈產品回收資訊,2批專案輸入的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出現外漏、外溢不良情形,因此啓動回收。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明,食藥署接獲醫療機構通報後,請廠商調查,「百特醫療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於4月11日主動通報食藥署將啓動回收,已銷售數量約8萬9970袋。

王德原指出,這2批產品專案進口後,由食藥署分配給多家醫院,專案進口期間亦持續分配不同廠牌、批號產品給這些醫院,因此本次產品回收應不影響臨牀使用。

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於5月11日前繳交調查報告及預防矯正措施,倘藥商未依規定辦理回收作業,將依《藥事法》第91條規定,處20萬至500萬元罰鍰。

永豐化學新莊工廠去年初因嚴重違反GMP而停止生產,衝擊國內輸液供應,食藥署啓動專案輸入。食藥署統計,去年6月12日至今年3月17日專案進口期間,以500cc計算,共輸入1104.3萬袋/瓶,已全數分配至各醫療院所。

經食藥署實地複查確認,永豐已於去年9月恢復製造沖洗用蒸餾水、去年12月恢復生產沖洗用及注射用生理食鹽水。王德原說,今年3月底、4月初永豐已全面恢復生產各品項輸液,整體輸液產量已達市場供需平衡,現行國內所有生理食鹽水將回復自由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