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改革機遇期的行動,很迫切
這幾年是寶貴的改革機遇期,也吸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
過去曾經出現過政策調整太慢導致錯過改革機遇期的問題,時機一旦錯過,就回不去了。典型就是生育政策的調整,當時沒有建立科學系統的中期評估制度,對生育政策調整後的新生兒數量變化存在誤判,於是調整前,重點放在應對激增的新生兒數量上升上,資源分配出現偏差。
也因爲當年全世界對人口都是與負擔掛鉤,並不認爲人口是紅利。
這些年下來,尤其2018年後,抓住戰略機遇期成爲普遍共識,再加上過去規劃的發展目標,往往提前超額完成,典型的就是2025年的製造目標,原本希望在2025年達到接近韓國的水平,實際對比的對象變成了美國。
種種原因疊加,就使得近幾年的規劃決策,變得更加積極,也可以用迫切來形容。
今天在星球分享的文章就是談這個現象:《財政的改革計劃:節奏有些理想化了》
對兩個重點政策進行了分析:
一是2024年的未來產業培育計劃;
二是本週剛剛公佈的財長去年底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第一項工作部署就是“財政科學管理試點”,計劃力爭兩年內實現新突破。
其他文章推薦
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在看”和關注吧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發現“大樹鄉談”
備用:大樹鄉談2022、大樹鄉談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