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拍在民政局辦手續全過程!離婚跟拍師:捕捉悲傷比捕捉歡樂更困難
來源:封面新聞微信公衆號
封面新聞記者 姚瑞鵬 實習生 劉雪
在動車上奔赴下一個約拍地點的上海攝影師志偉心裡是忐忑的,在今年3月他要爲一對離婚的夫妻跟拍視頻,他的鏡頭記錄下太多結婚的歡喜,縱使定價1800元,但要捕捉離婚的悲傷卻讓他壓力倍增。而四川德陽的阿杰則以500元的價格,用照片定格這一特殊瞬間,目前已經完成了三單離婚跟拍。
隨着人們婚姻觀念的轉變,離婚話題已不再被避諱。自從志偉在平臺發佈第一條離婚約拍視頻後,找他離婚約拍的顧客比結婚約拍還要多,雖然離婚跟拍吸引着流量,但志偉稱,對顧客來說,離婚不應該被渲染和炒作,找他的顧客離婚大都是遺憾離婚雙方抱有着感情。
而對於攝影師來說,業內並不鼓勵冠以專業離婚攝影師名頭。“現場拍攝氛圍凝重,接單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讓夫妻雙方看到真實的情感。”如果3月的離婚跟拍訂單“爽約”,志偉稱自己並不會介意。
1800元一次跟拍服務
“離婚約拍需求比結婚的還多”
“2024年年底,一個大概30多歲的女生顧客找到我做離婚跟拍,我覺得這很小衆有挑戰性,顧客是想給這段感情留個念想我還是答應了。”來自上海的攝影師志偉今年26歲,在他的社交賬號中求婚的浪漫是第一主角,但最受關注的卻是一條灰暗色調的離婚跟拍視頻。
“從進民政局開始我就一直跟着拍,領證後‘夫妻’們會再散散步、聊聊天啥的做最終的告別,這段時間就是視頻的主要內容。”志偉的套餐價格爲每次1800元,一兩小時就能拍完,最終以一分半鐘以內的視頻呈現。志偉把離婚跟拍的成稿發佈在社交平臺後,竟有不少有此意向的顧客前來諮詢,而且大部分都爲女生,年齡在30到35歲之間,“現在來找我做離婚約拍的比做結婚和求婚的還要多了”。
志偉最近的一單預約在今年三月份,男方33女方29,上海本地人。“希望他們還有轉圜的時間,目前來看顧客們主要就是想記錄下人生難忘時刻,拍攝時主要爲抓拍,不會刻意安排顧客們做出什麼姿勢。”
在四川德陽,阿杰在兩年間已經做了三單離婚跟拍,阿杰定價500元底片全送,精修9張,但不同跟拍結婚預付款交片再結尾款,離婚跟拍需要顧客一次性付清,“就怕萬一吵架了最後不好收尾款”,阿杰並不願意多透露此前遇到的情況,只是有顧客諮詢這是首先要提及的事。
離婚跟拍說起來並不是新熱話題,2024年12月在安徽碭山做攝影師小趙在小紅書分享了一條離婚跟拍帖子點贊到2萬多,這是在此平臺上點贊最多的離婚跟拍帖子。“無數想要約拍的私信下滑拉不到底。”小趙說除了有大量的諮詢客單外,也有不少來自包括業內的聲音,其中不乏有爭議的討論,此後小趙再未分享過相關的約拍。
拍攝
“夫妻離婚非原則性等問題”
結婚跟拍和離婚跟拍有本質上的不同,一個是爲未來的共同生活做鋪墊,另一個則是爲過往的承諾作終結。兩姓締結良緣,婚姻的開始似乎預示着人生順遂,爭議中有部分人認爲離婚的人生並不美滿何須記錄,而攝影師更不該“助紂爲虐”。但人們不知道的是,那些拿起鏡頭定格離婚證的攝影師,在按下定格鍵前也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上述的攝影師都曾拒絕過離婚跟拍的單子。
“因爲是第一次做這類約拍,在拍攝前我會提前和顧客聊一下離婚的原因、出於什麼目的來找我拍這個視頻,側重於拍哪些方面。”志偉整理出資料,記錄中夫妻們離婚原因大都不是情感方面出現了隔閡,亦或是出軌等原則性問題,而是家人的不支持、物質生活上的等一些客觀原因,最終“和平”分手。“我看他們的狀態都很難受,也無可奈何,對彼此的留戀藏在眼神中。”
小趙曾經加價50%想要勸退約拍的夫妻,“業內也有很多人指責,說這種毀人婚姻的單子也接,我是很介意的。”但此後找上門來的夫妻一句話打消了小趙的顧慮,原話爲:離婚不是結束是新的開始,在未來我們回望來時路,也需要痕跡,這個痕跡我想要更正式更莊重一點。
當談起第一次跟拍的畫面時,志偉總是爲之動容。“女生從民政局出來之後就落淚了,那一瞬間我真的很感動,也很惋惜。”在志偉的視頻中,低沉緩慢的背景音樂、黑灰色的主色調,再加上兩個人都是低着頭、面色陰沉,不到半分鐘的視頻裡充滿了悲傷和遺憾。但在這些遺憾背後,攝影師也看到了感情修復的可能,復婚跟拍5折成爲阿杰和離婚夫妻的約定。
當下婚姻觀念已經轉變
“但不鼓勵冠以專業離婚攝影師名頭”
根據民政部最新發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離婚登記數增加了2.8萬對,比去年上升了約1.1%;而結婚登記數則是創下了近40年來歷史新低。查閱資料發現,2024年上半年離結比爲50.87%。
對於離婚跟拍的現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將其定義爲“慶祝離婚”相關行爲之一。小衆的離婚跟拍背後是社會對離婚態度的持續變化,更加寬容。“當離婚正變得平淡化,作爲一個生命歷程中的重要事件,有人希望能夠通過影像形式記錄下來,是合理、合乎邏輯的。”
但說起未來的離婚跟拍市場,上述幾位攝影師持積極態度,但普遍認爲不能大幅增長。隨着離婚跟拍單子的增多,不同效果在社交媒體上的呈現,人們對於離婚跟拍的態度有所改變,願意嘗試的人會增加。“我是同行中第一個做離婚約拍業務的,由於這個業務過於“小衆”,身邊的同行有意向做也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去發現客戶。”志偉稱對於在結婚、求婚約拍這方面已經駕輕就熟的攝影師們來說,突然接幾單離婚約拍也是不小的挑戰,捕捉悲傷比捕捉歡樂要困難許多。
“很樂意看到在攝影行業有新的賽道出現,用專業鏡頭記錄不一樣的人生喜怒哀樂。”同時志偉也常思考,他並不認可攝影師抓住“離婚”這個噱頭,冠以專業離婚攝影師的名頭,開闢跟相關業務線。“那樣就偏離了記錄人生的意義,對待婚姻我們應該是真摯的,離婚更不應該被渲染和炒作。”志偉開玩笑稱,如果3月的離婚跟拍訂單“爽約”,自己並不會介意。(封面新聞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