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仔稱詐團用AI 林書立籲多學AI並識詐「用魔法打敗魔法」

▲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上,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呼籲民衆多識詐,才能自保。(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詩璧/臺北報導

「詐騙已經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黃兆徽今(17日)出席2025年斥詐風雲論壇時,提到詐騙產業已經是全球最危險、最龐大的一個產業鏈。同場演說的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則認爲,詐欺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複雜,提醒民衆要多注意時事,和多看詐騙案件,從瞭解詐騙的過程中,內化詐騙訊息,才能防止自己受騙上當。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演說時,半開玩笑的說,刑事局預防科七個人,如果拿寓言故事比喻,七個人像小矮人一樣,詐騙就像沉睡中的公主,七個小矮人一直在照顧她,是一定沒有辦法叫醒她,因爲要叫醒沉睡中的公主,一定要有王子,沒有王子式的親吻,是醒不來的,那要王子的話,就請輸入三個W,連結到「打詐儀表板」,看詐騙個案,先看看懂詐騙手法有哪些,以免受騙。

林書立也說,詐欺比我們想像的還複雜,它會一直變換,以其中一種詐欺來看,是以勒索病毒植入木馬侵入企業,偷走客戶資料,再把客戶資料篡改後,再跟企業勒索比特幣或數字貨幣,若企業不支付,將流失資料。先前北部有間醫院的個資被盜走,最後10萬美金在網路上賣出,這個關鍵是,個資可以賣出千千萬萬次。加上詐欺集團變得很快,也會結合時事,前一陣子,Andy老師比較有名,於是,他們就把Andy老師跟數位貨幣結合在一塊。

▲2025年斥詐風雲論壇上,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提到,被詐騙最多的年齡層是18到30歲,而被詐騙金額最高的是51至60歲間。(圖/記者陳詩璧攝)

分析被詐騙的案件時,林書立調出數據,發現被騙最多的年齡層落在18歲到30歲,件數高,金額不是最高,最高的是51歲到60歲,第二高的是41歲到50歲。而早上9點到下午3點間,在家裡面會接電話的族羣,不是已經退休的人,就是財富自由的人,這些人往往是詐騙集團的目標。

未來的戰爭其實是數位之戰、信任之戰,以及個資之戰,詐欺集團有可能比大衆還早深入AI,林書立提到,最近救回來的豬仔有聊到,詐騙集團的中階主管都使用AI。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防詐、堵詐需要科技來幫忙,很多詐欺案件中,被害者被騙500萬以上還叫不醒,所以提醒民衆絕對不要再去相信網路上的投資訊息,請直接打給165專線或是到附近的派出所諮詢。

現今詐欺如此嚴重,許多是網路上沒有辦法認證,林書立也說,當你遇到問題,再找網路解決問題,永遠解決不了,這隻會越陷越深。要回到實體世界,打電話或到派出所爲上上策。

▲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上,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黃兆徽提到,詐騙產業已經是全球最龐大的產業鏈。(圖/記者湯興漢攝)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黃兆徽提到,詐騙產業已經是全球最危險而且最龐大的一個產業鏈。大家不要覺得詐騙很遙遠,人人都有可能變受害人,或是不小心成爲幫助犯。從臺灣事實查覈中心成立後,就收到非常大量的關於假訊息詐騙詢問,平均每天收到50到200則,他們很多是退休的阿公阿嬤或是單身的單親媽媽。另外,很多犯罪黑數是受害者不願意或不敢去報案,因爲覺得丟臉。

最早一頁式廣告,事實查覈中心還可以教大家怎麼破解,但是詐騙集團的頭腦動得快,好多運用AI造假,其中假訊息已經成爲一個新的戰場,常常是一鍵生成假訊息,很多假訊息一開始沒有太多重點,但是慢慢的投餵給民衆,當取得了信任,就開始養套殺。

詐騙已經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也試圖透過一些AI的方法,比如說建立聯合學習,保護大家隱私資料的方式,或用AI來建立防制的模型,黃兆徽最後呼籲各界攜手合作,透過媒體素養教育和科技手段來共同打擊日益猖獗的詐騙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