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 焚化爐額度難搶又貴 清運業跳腳
新竹縣焚化爐2月正式投料試燒,但有在地清運業者認爲營運的民間促參機構窗口不明,擔心在地垃圾去化量遭排擠,向縣議員林碩彥(右三)陳情,18日舉辦會議3方面對面討論。(邱立雅攝)
新竹縣焚化爐今年2月正式投料試燒,不過地方清運業者發現竟有不少外縣市垃圾進廠焚燒,憂心排擠在地清運業者焚燒量,此外進場價格比外縣市高,向民意代表陳情,18日環保局、民間促參機構翰陽科技綠能公司及清運業者開會協商,討論竹縣清運業者進場的量與價問題。
民衆黨縣議員林碩彥指出,新竹縣蓋焚化爐初衷是去化竹縣的垃圾,但卻接到業者陳情,指焚化爐除了處理民生垃圾之外,其餘的量撥給外縣市垃圾去化,憂心損及縣民及清運業者的權益。
翰陽科技綠能總經理林學堅表示,從去年12月16日到今年9月15日,計算目前進場垃圾已燒8萬噸,其中90%來自新竹縣,均有聯單紀錄可稽。在試運轉期間,垃圾來源都有優先次序,以涉及水源的竹東掩埋場爲優先,均配合政策並未多燒外縣市垃圾。
新竹縣資源回收廢棄物清除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懷珠反映,當初找不到有效的窗口聯繫,得到的消息是可以進場,但直到今年5月卻接獲通知進不了場,讓她與公會會員無所適從。她理解民間促參有一定成本,但需要明確告知進場的量能空間。
新竹縣廢棄物清除處理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林子堯表示,許多會員反映10%額度給外縣市燒,竹縣本地的額度不夠,請翰陽評估可否讓縣內業者優先進場。另有進場會員反映,新竹縣去化費用較鄰近縣市單價高,每公斤比其他縣市多1到2塊錢,請翰陽研議是否有調整價格機制,讓會員較能承受。
林學堅迴應,翰陽科技綠能公司爲興建團隊,業務面問題將帶回總公司統籌,他再次澄清目前已燒的8萬噸垃圾9成來自新竹縣,其中8成7來自各竹縣各鄉鎮,後續如何解決也會帶回討論。
縣環保局長蕭宏傑說明,焚化爐仍處於試運轉狀態,預計10月底前取得相關許可文件,經法令認定才能進入營運階段。翰陽科技綠能公司爲營建與營運團隊,縣府規畫民間參與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投資BOO案,就是保障新竹縣民生活垃圾得以去化,因此1天就會用掉焚化爐約8成7去化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