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豆子埔溪中段3公里改善工程 1.8億打造親水空間

縣府提出「豆子埔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環境部日前核定1億8740萬元執行,工務處預計6月前發包,改善自強南路至博愛街之間3公里人口密集區的豆子埔溪。(羅浚濱攝)

縣府提出「豆子埔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將改善沿線人行步道,軟化水泥護岸,創造漸進式植草緩坡,設立親水式水岸廣場,提升濱水生態友善空間。(羅浚濱攝)

貫穿新竹縣治區的豆子埔溪,每年乾旱時都發生大量魚羣暴斃情形,縣府3年前提出「竹北市豆子埔溪水環境改善整體計劃」,希望中央補助經費改善水質和水環境,當時出現環保署和水利署互推「沒經費」的問題,縣府不斷爭取並經立委林思銘和徐欣瑩協調後,環境部日前核定1億8740萬元執行,工務處預計6月前發包改善中段3公里人口密集區,期2026年下半年完成。

豆子埔溪全長11.4公里,沿岸景觀和設施無法親水,不符竹北市民的需求,縣長楊文科希望把豆子埔溪翻轉成臺中市的柳川、綠川,曾請臺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提供河川治理建議,工務處並委請顧問公司完成規畫。

工務處長戴志君表示,豆子埔溪水環境改善計劃,從2019年開始辦理地方說明會、公民參與工作坊,完成現況調查及生態檢核作業,將設置礫間淨化場,將中、重度污染區域截流,改善成輕度污染等級。

同時,改善沿線人行步道,軟化水泥護岸,創造漸進式植草緩坡,設立親水式水岸廣場,提升濱水生態友善空間,希望中央以2022年「全國水環境改善計劃」預算補助經費,分年分期改善完成,打造竹北市豆子埔溪成爲觀光休閒新亮點。

當時,立法院環衛委員會曾到現場勘查並召開座談會,環保署和水利署對縣府爭取補助均推稱「沒經費」,會議結論要求將此計劃先通過審查匡列定案,環保署和水利署再逐年編列補助經費。

戴志君指縣府提出「豆子埔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經立委林思銘和徐欣瑩協調後,環境部在1月20日以「公共建設計劃」覈定1億8740萬元執行,中央補助1.1億餘元,縣府配合6933萬餘元。

戴志君指將針自強南路至博愛街之間3公里人口密集區的豆子埔溪,進行水質淨化工程,包括礫間處理機房加截流工程,並建立河岸生態及環境教育漫步軸帶,預計6月前發包,工期500日曆天,期在明年下半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