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同心縣7.82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收超5億元

原標題:同心縣7.82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收超5億元

寧夏日報訊(記者 馬照剛)5月16日一大早,內蒙古達拉特旗的土豆種植基地裡,同心縣勞務經紀人楊正虎舉着喇叭統籌調度:“老馬家媳婦負責放種,東邊壟的兄弟注意間距……”來自同心縣的32名務工人員彎腰穿梭在田壟間指尖翻飛,帶着新芽的土豆種被精準埋進溼潤的土層。

馬蘭英額角的汗珠滲出,嘴角卻始終上揚。“這活挺輕鬆的,管吃管住,工資還高,我特別滿意。”馬蘭英說,按照當前進度,40天工期結束,她卡里又能多出1萬元收入。

這是同心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同心縣拿出真金白銀激活就業“一池春水”:安排100萬元“點對點”接送,讓農民工從家門口直達廠門口;2000萬元勞務產業獎補、600萬元經紀人(合作社)獎補資金如催化劑,帶動336名經紀人、142個勞務合作社鉚足勁拓市場。該縣主要領導帶隊赴浙江、廣東、內蒙古等地“叩門問需”,在鄂爾多斯光伏基地、包頭設施農業園區等地建立穩定用工渠道,讓“體力型”輸出邁向“訂單式”精準輸出。截至5月10日,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7.8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超5億元。

爲了讓勞動力出得去、穩得住,同心縣開通19批次“點對點”包車,將1691名務工者送往粵桂蒙甘等地。針對勞動者就業技能短缺問題,推行“羣衆點單、機構接單、政府買單”模式,開展市場急需的電工、家政、光伏運維等工種培訓11期,共計培訓481人,其中291名“六類人員”掌握了一技之長,90名創業者拿到“致富經”。

“我們將繼續加大有組織轉移就業推動力度,推動勞務輸出從‘輸血’到‘造血’升級,力爭到年底實現農村轉移就業突破10萬人,勞務收入突破21億元。”同心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寧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