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大開展立法“體檢”助推高質量發展
5月16日,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啓動立法後評估工作,集合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預算工委和自治區發改委、司法廳的相關同志組成立法後評估工作組,將歷時5個月,對2022年4月頒佈實施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政治性、合法性、合理性、協同性、規範性、可操作性、時效性等七個方面評估條例的立法質量、實施效果及條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等。
“開展立法後評估是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一環,這是良法善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質量立法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開展立法後評估,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作用,爲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力量。”自治區人大法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此次開展立法後評估工作,旨在通過對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和評估,瞭解條例實施後在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取得的效果,發現條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客觀評價條例的制定質量,總結分析條例的實施質效等,能否體現寧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需求和地方特色,對條例繼續執行、修改提出針對性建議,推動提高條例實施效果,確保立法有效促進寧夏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目前評估小組已收集國家和寧夏以及兄弟省區市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規範性文件等,對照上位法、黨和國家關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新政策要求,和對兄弟省區市的立法研究,將寧夏立法工作進行縱向橫向比較分析,給出條例評估分析結論和修訂建議。
下一步,評估工作組將對寧夏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商會等的負責人,以及經濟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個體工商戶等進行個別訪談,並深入寧夏各地工業園區、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以及基層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監管執法等單位,通過實地明察暗訪、參閱相關資料等方式,全面瞭解條例實施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根據要求,評估工作將努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繫點作用,推動公衆有序有效參與立法後評估,把公衆意見與法規文本分析、個案分析等相結合,使其轉化爲評估結果的可靠性來源。(記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