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煤業深挖產業潛力——“神寧爐”裡點煤成油

(來源:經濟日報)

轉自:經濟日報

現代煤化工是寧夏優勢產業之一。如何高效用煤,把資源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堅持科技賦能,深挖煤炭產業潛力,推動煤炭從燃料變爲化工原料。

走進寧夏煤業雙馬一礦,廠區綠意盎然,人工湖微波盪漾。這座綠色礦場的背後,是智能化開採技術的全面應用。

雙馬一礦地處我國罕見的煤油重疊區,部分薄煤層的厚度只有1.4米,還易自燃,開採難度很大。如何運用好智能裝備成爲破解難題、實現安全高效採煤的關鍵一環。記者通過集控室電子大屏可以清晰看到井下采煤現場:清倉機器人、履帶式搬運車、膠帶機巡檢機器人等20套智能裝備在採掘工作面構建起“自主移架+記憶割煤+集中控制”場景,實現採煤行業從“人控”到“智控”的跨越。

“如今,採煤工作已從揮鍬掄鎬的體力活,變成電腦遠程操控的技術活。”雙馬一礦礦長孔令成說。通過採煤機等多機協同,雙馬一礦截割效率提升20%,綜合自動化率達95%,開採效率提高30%,真正實現“井下少人、地面操控”。

安全高效採掘的煤炭,正源源不斷地供應着寧夏煤業位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煤制油、煤制烯烴等下游產業,從燃料變爲化工原料,其價值實現增長。

在管網縱橫、塔爐林立的寧夏煤業400萬噸煤制油廠區,經過1200多道複雜工序,煤炭在這裡轉化爲油品,成爲下游企業的化工原料。實現“點煤成油”的關鍵裝置,就是“神寧爐”。

難題擺在面前,自主創新是必由之路。寧夏煤業聯合科研院所和裝備製造企業,在基礎理論、合成技術、材料製造、工程集成等領域攻堅克難,研發出應用幹煤粉加壓氣化技術的“神寧爐”。這一裝置爲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提供了全新途徑,並形成達世界領先水平、可複製推廣的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

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寧夏煤業烯烴二分公司聚焦先進操控系統建設,提高生產效能。2017年至2024年,烯烴二分公司在原有聚乙烯裝置先進過程控制系統的基礎上,又在裂解裝置、分離裝置、聚丙烯裝置上新增先進過程控制系統。“該系統可實現提前控制、自動調節設備運行狀態。”寧夏煤業烯烴二分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智瑞介紹:“比如,裝置需要增加20噸負荷,過去需人工調整各項工序指標,而現在只需將需求輸入系統,計算機便會分析裝置近幾年的運行數據,自動尋優進行控制。”

截至目前,烯烴二分公司已完成裂解爐實施優化、風險預警系統等14個智慧化工自建項目,建成智能點巡檢系統,實現生產裝置運行高度自動化和生產過程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寧夏煤業以科技創新爲產業賦能,以產業創新爲科技轉化提供載體,在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領域取得諸多成果。截至2024年底,公司專利申請總數突破2300件。據介紹,公司未來將持續推動產業技術升級、產品結構優化和產業鏈延伸,不斷推動我國煤炭清潔轉化核心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