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建成逾1200個村級工會
“加油!”8月7日一早,海原縣三河鎮富陵村“農民工之家”大院裡,一場趣味十足的鄉村運動會在這裡舉行。2022年4月至今,寧夏建成村級工會1200多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富陵村是一個勞務大村,每年勞務輸出460多人,佔全村常住人口近60%,年創收950萬元。2024年村工會成立以來,已吸納工會會員360人。除趣味運動會等文娛活動外,工會還開展各類技術培訓,爲200餘名物流行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免費體檢。目前,該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萬多元,較8年前增長2.5倍。
2022年4月,彭陽縣古城鎮小岔溝村聯合工會建立,成爲全區第一個村級工會組織。結合小岔溝村適合發展中華蜂特色養殖產業的實際,村工會在上級組織的扶持下,帶動技術培訓和蜜源種植。作爲工會會員,村民楊志堅趕上了這一波發展紅利。“剛開始養了兩三箱,現在養了100多箱,一年能賺3萬多元。”去年4月,楊志堅翻建了新房。目前,全村中華蜜蜂養殖戶共有62戶。
銀川市賀蘭縣金貴鎮聯星村的蔬菜、金鳳區豐登鎮潤豐村的文旅產品,吳忠市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的大青葡萄……產業發展紅紅火火,村民收入年年增長,覆蓋全區的村級工會組織蓬勃發展,推動農民工向產業工人和工會會員“雙轉變”。青銅峽市大壩鎮蔣南村去年村集體收入330多萬元,除舉辦運動會等活動,還把價值140多萬元的米、面、果蔬分發給村民,並籌資7萬多元爲全村70歲以上老年人交了醫保。
“村級工會是助力鄉村振興的羣團組織,作爲‘孃家人’,就要盡好服務職工羣衆的責任,讓陣地建在農民工身邊,服務跟着需求走。”自治區總工會基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陳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