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防疫 外埔綠能園區熟廚餘設備現轉機
臺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二期熟廚餘去化發電設備現曙光,非洲豬瘟後廠商有意願建置,市府請對方儘速提期程報告。圖/臺中市環保局提供
臺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是全國首座生質能源發電場,每天可將110公噸生廚餘去化發電,不過原計劃建置的二期熟廚餘設備,因廠商評估較無市場,遲未建置。近期非洲豬瘟疫情,全國禁止廚餘餵豬,市府表示廠商已有意願投入二期設備,要求對方儘快提報告。
臺中市環保局表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2019年7月9日啓用,以厭氧發酵產生沼氣方式發電,每個工作天約收110公噸生廚餘,全年可處理近3萬公噸廚餘,發電量也逐年上升,從2020年的72.9萬度,上升到2024年的334.4.萬度。
非洲豬瘟疫情後中央宣佈全國禁止廚餘餵豬,如何去化大批廚餘成爲棘手問題,臺中作爲疫情爆發地點,不少人將目光放到了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的二期設備。二期設備原本計劃建置熟廚餘處理設備,但由於此前熟廚餘大多賣給養豬場,廠商評估較無市場,遲無建置計劃。
多名藍綠議員詢問環保局,如今非洲豬瘟造成廚餘去化量能缺口,何時可以重啓外埔綠能園區二期設備計劃?議員陳淑華、施志昌、李天生、邱愛珊、林德宇等人表示,如果疫情前二期設備已建置完畢,現在就不必爲了去化問題手忙腳亂,促市府加緊腳步與廠商協調。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的委外廠商今年9月提出二期報告,當時評估認爲無法達到財務平衡,10月23日再次提送報告書,仍認爲不適合投資;不過當天中央已經禁止餵豬吃廚餘,廠商口頭表示有意願建置二期設備,原則上最快11月底前提出期程報告。
陳宏益說,目前無法確定具體建置期程,且熟廚餘與生廚餘的處理方式有一定差距,廠商可能有額外的考慮;若依照市府原本規畫,二期設備每年約可處理2萬4000公噸左右的熟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