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硬科技」上市籌資 陸9月科創板IPO審核加速度
大陸9月科創板IPO審覈進程提速,全月共有34家企業取得新進展。中新社
大陸9月科創板IPO審覈進程提速,全月共有34家企業取得新進展。其中,超八成企業集中分佈於計算機、通信、半導體、生物醫藥等硬科技領域,產業導向較爲鮮明。有觀點認爲,大陸IPO從「數量驅動」轉向「質量驅動」,受理提速、撤否減少,科創板和北交所成主戰場。
大陸國產GPU龍頭摩爾線程近期IPO申請已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審議,其從受理至過會最短僅耗時88天,凸顯出科創板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加速度」。在大陸證監會科創板「1+6」改革政策發佈滿百日背景下,此事被市場視爲科創板提升審覈質效、強化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的鮮明信號。
科創板日報報導,在34家科創板IPO取得新進展的企業中,有14家企業因財報未更新審覈狀態更新爲中止;13家企業審覈狀態更新爲已問詢;2家已受理;2家提交註冊;2家註冊生效;1家暫緩審議。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大陸科創板IPO出現幾個特徵:一是過會數量呈現「少而精」;二是審覈效率提高,週期縮短;三是募資狀況呈現「頭部集中、硬科技導向」的特點。
截至2025年9月底,科創板年內已完成8家企業上市,涵蓋半導體、消費電子、生物醫藥等多個硬科技領域。總共計劃募資總額超過人民幣80億元,其中屹唐股份以人民幣25億元募資規模居首,影石創新人民幣19.4億元次之。
此外,9月A股IPO輔導備案企業數量顯著增加,累計企業數量達30家,作爲參照,今年8月A股新增輔導備案企業爲25家,7月爲22家,6月爲18家,近四個月總體呈上升趨勢;從涉及行業來看,半導體、新材料、高端製造等硬科技領域企業佔比較高,如:華瀾微、超羣檢測、本源量子等企業均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域分佈上,大陸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區域的企業表現活躍。
有業內專家認爲,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此時進行IPO輔導,預示未來一段時間內,A股市場可能會有更多的新企業加入,爲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9月啓動IPO輔導的企業中,擬在科創板IPO的企業包括艾柯醫療、微納星空、本源量子,涉及醫療設備、航空航天、量子計算機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