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座談/第一銀行總座李嘉祥:全球市場震盪將加劇

李嘉祥。記者林俊良/攝影

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指出,川普主張高關稅、減稅及移民政策,將產生三大影響,一、推升通膨及美國政府債務,估2025年美股優於美債;二、美中對抗加劇,新興市場有資金回補行情;三、美元走強,將迫使各國央行採緊縮貨幣政策,對企業經營帶來挑戰。

2024大師論壇的主題座談場次,以「從美國經濟看全球市場的機會與風險」爲題,邀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榮譽教授羅比尼、李嘉祥、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共同座談,由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主持。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受惠美國民間消費動能強勁,2025年美國GDP年增率預估爲2.2%,這將使美國採取緩步降息,藉此讓2025年美國經濟維持穩健成長,估2025年約降息100個基本點(1個百分點)。

李嘉祥指出,川普政策核心是關稅,以提升美國的經濟自主性及在全球市場中的影響力。據彭博和高盛分析,若川普對所有國家進口商品課徵10%關稅並對大陸進口商品課徵60%關稅,全球GDP將損失0.5個百分點,美國CPI年增率恐上升1.2個百分點。

但他認爲,即便川普調高關稅,臺積電也可透過與客戶共同分擔增加的成本等措施,將衝擊程度降到最低,短期內對臺美經貿影響有限。何況臺積電的美國客戶佔比逾七成,包括創造AI風潮的輝達,及智慧手機龍頭蘋果,一旦成本增高導致這些美國尖端企業競爭優勢下滑,應非川普政府所樂見。

李嘉祥說,AI技術迅速擴展,帶動發展更多應用場景,以輝達領頭的美國AI相關企業,及以臺積電爲首的臺灣供應鏈是最直接受惠族羣,有望續扮演股市領頭羊,2025年臺、美股市值得期待。

但川普政策將推升美國通膨、擴大美國政府債務,美國降息空間遭限,美債殖利率攀升,明年美股表現將優於美債,加上地緣衝突未息,料也將讓美元走強。

美中對抗加劇,將加速全球供應鏈調整,第一波可望帶動印度、東南亞等區域製造中心表現,目前全球資金在亞洲國家與新興市場股市的部位偏低,未來這些股市有機會迎來資金回補行情。

他也示警,川普政策激進又具不可預測性,恐堆高全球貿易壁壘,使全球供應鏈碎片化,加上近年來地緣政治衝突更加激烈,未來全球資本市場震盪恐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