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明年起擬發愛老津貼 綠籲整合 白挺「套餐」

新竹市政府規畫明年發放「愛老津貼」,針對因設籍時間門檻而無法領取「安老津貼」的長者,每人每年發放1萬元,並有排富條款。圖/新竹市府提供

新竹市政府長年發放每月3千元的「安老津貼」,給2009年前就設籍的65歲以上長者,但愈來愈多長者因設籍限制無法領取。竹市府昨宣佈,將針對無法領取安老津貼的長者,明年起每年發放1萬元「愛老津貼」,並訂排富機制。綠營議員認爲,兩套津貼相差2萬6千元,應研擬一致性或分級敬老福利,以確保公平性。

各縣市禮敬長者,發放各種形式禮金。桃園市府針對65歲以上長者,每年發放春節、端午及中秋三節禮金各2500元,還有重陽禮金2500元,總數共1萬元。臺中市府針對百歲人瑞每月發6000元,65歲以上重陽敬老禮金2000元到5000元,百歲人瑞發1萬元。

新竹市行之有年發放安老津貼,社會處表示,依規定2009年元旦以前設籍,今年近4萬人可領取,編列約14億元預算;不過2009年以後設籍長者,或因戶籍遷出又遷入,都不符領取資格。

竹市府表示,長者常陳情不公平,加上新竹縣府也發放長者津貼,市府明年起推出「愛老津貼」,提供年滿65歲且已連續設籍、實際居住竹市滿10年以上長者,每人發放1萬元。

社會處說明,截至今年8月,竹市老年人口破7萬人,佔全市人口約15%,愛老津貼將設排富條款,兼顧財政及照顧經濟困難的長者,明年編列1億元預算,預估1萬人受惠,預算案已送議會審議。

民進黨議員楊玲宜認爲,照顧長者方向正確,但政策規畫混亂,應優化安老津貼,採設籍時間分級制,例如設籍滿10年者每月領5000元津貼,設籍5年者每月3000元,纔有公平性與正當性。

民進黨議員鄭美娟表示,安老津貼有「設籍時間」門檻,差1天入籍的長者,每年就少2.6萬元,難免會覺得「差別對待」;應全面檢視現行制度,整合成一致性的敬老福利,避免產生不公平。

民衆黨議員李國璋指出,市府在不違反法令的前提下,運用財源設計出「套餐」政策,他支持且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