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 建功綠帶工程 拚10月底完工
新竹市政府爭取中央補助,挹注8350萬元改善新竹市建功綠帶,將整合動線、形塑都市草原,打造全新都市亮點,目前進度接近50%,預計2025年10月底完工。(王惠慧攝)
長近400公尺的新竹市建功綠帶,附近有十八尖山、學校及醫院等,但設施老舊、鋪面不平整,新竹市政府爭取中央補助,挹注8350萬元改善,代理市長邱臣遠7日前往瞭解工程進度,他表示,L型廊帶的全新設計,將整合動線、形塑都市草原,打造全新都市亮點,目前進度接近50%,預計今年10月底完工。
建功綠帶是竹市市區中難能可貴、長度將近400公尺的綠色森林,附近有十八尖山,更是全臺唯一的霜毛蝠棲息地,不但鄰近小學、大學城及馬偕兒童醫院,更是串聯光復路及公道五路兩大重要幹道的城市入口。
然而,因原有設施老舊、鋪面不平整、地面層干擾過多,加上過去的規畫是以汽車而非行人通行爲主,爲改善現況、增加安全性,市府爭取中央經費補助,挹注8350萬元投入改善建功綠帶,盼打造更優質的綠色休閒區,同時也是保障周邊學區安心通學的廊帶。
邱臣遠昨天赴現場瞭解工程進度,他表示,建功綠帶串聯光復路及公道五路,爲L型的廊帶,途經建功二路、建功高中校門,過去有7個車道出入口,未來將整合成4個,廊帶設計除了都市環境綠美化外,考量到無障礙設施,順平地面高低差、移動電線杆位置,另也設計避車彎等,推動友善人行空間。
邱臣遠也提到,總經費8350萬元,由中央補助6000萬元、市府自籌2350萬元,整體工程於去年1月18日開工,目前進度已接近50%,由於仍有變更設計,後續還會再稍微增加預算,預計於今年10月底完工,改善後將整合動線、形塑都市草原,未來包括鄰近的建功高中、馬偕兒醫周遭居民,都能有更好的行走及休憩空間。
市府工務處指出,施工難免對周邊學校及各機關帶來影響,市府也持續協調溝通,爲了更符合校園及鄰近居民的使用需求,在調整過程中,市府積極與周邊學校討論,尤其針對人行鋪面、車行動線、圍牆及綠帶範圍等變更調整,盼讓校園周邊環境更安全、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