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國際展演中心改采地上權設定 預計今年中送議會審議
新竹市國際展演中心改采地上權設定,規畫近期已交由審查會審查修訂,針對展演空間、黑盒子及素地開發等方式初步評估,待報告書審查通過後,預計今年中送交議會審議。(本報資料照)
新竹市國際展演中心2023年因管理及施工品質不佳等與統包商解約,後續採設定地上權方式發包,並委由顧問公司規畫。近期已交由審查會審查修訂,針對展演空間、黑盒子及素地開發等方式初步評估,待報告書審查通過後,預計今年中送交議會審議。
國際展演中心統包案2020年9月開工,但2022年10月起因統包商管理及施工品質不佳等,導致工程嚴重落後,最終於2023年5月終止契約,完工日遙遙無期,文化部先前考量工程重啓期程難評估,不再保留補助款。市府去年決定採取「設定地上權」方式發包,盼引入民間資源。
國際展演中心基地位於市區精華地段,與公道五路交通樞紐相連,具發展潛力。市府文化局表示,經專案報告後,市府根據市議會的決議,重新檢討原展演中心基地的容積率及建蔽率。計劃引進民間資源,並透過設定地上權的方式,促成民間與市府合作招商,引入商業設施,提升土地利用效能。
文化局指出,市府於去年3月28日委託廠商進行初步評估,並於10月30日函送開發計劃及估價情形的先期報告,針對「展演空間」、「黑盒子」、「素地開發」等項目進行初步評估。報告分析了此案以設定地上權的招商方式,包括權利金和年期等方案。
另外,市府於去年12月30日及今年2月5日分別邀請相關局處及專家學者召開開發計劃審查會議,待報告書審查通過後,預計將依法定程序於今年中送交議會審議。
文化局說明,綜合考量後,市府規畫將此基地與臺肥、中油基地相連,形成新竹第二條科技廊帶。透過設定地上權招商方式,市府將合理評估權利金及年期,並可零出資取得開發建設,還可向民間企業收取權利金。
市府將從公共需求、市民利益、財政負擔及未來營運等方面綜合考量,將收取的權利金投入相關公共設施的興建。於地上權設定期滿後,相關設施將回歸市府所有,爲竹市創造更具活力的文化藝術環境,並促進社會與經濟的共同發展。